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2 / 2)

加入书签

他在玄关换了鞋,愣了一会儿,有点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干嘛。

杨今予对着空气喊道:“小C同学。”

随后静谧的房间内终于有了“人声”:“哎,在呢。”

“放歌。”

“好的。”

摇滚乐从客厅蔓延开,家顿时热闹起来,杨今予长舒一口气。

他无所事事左摸右看,陌生地像个来作客的远房亲戚。

最后在沙发前的茶几底下扒拉出一些陈年“宝藏”——几盒过期药,还有两包方便面。

很多年前的牌子了,现在估计都倒闭了。

杨今予视线在药盒和方便面上流连了一会儿,居然看饿了......

他随手扔进垃圾桶,目光终于落在了从一开始就有意闪避的小隔间房门上,那个门后,藏着一个男孩所有的童年。

隔音房。

这间隔音房是以前练鼓的房间,次卧改的,窗户封死改了墙,四面墙壁乃至天花板都用了特殊的材料,房内音箱设备是他后来一件一件添的。

要装这样一间金贵的隔音房,在当年绝对算天价了。

小学三年级,那时候他亲爸还没进去,生意做得很大,那人为人没素质没文化,有钱大把往外花。

于是那几年男人春风得意搬进了枫铃国际,杨今予跟着过了一段暴发户生活,老妈察觉小男孩在音乐上颇有天赋,提议给他报一个很贵的贵族提琴班。

但杨今予大概天生没有少爷命,在柜台展开的手工册子里挑着挑着,转头就看上了角落里打折处理的架子鼓。

敲了几下还挺有感觉,店员说这小孩节奏感好,有打击乐的天赋。

哪是有打击乐天赋,打人天赋还差不多。

遗传他爸。

杨今予意外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件乐器——一套定制鼓,以及一间改装的隔音房。

他不得不承认,这是杨东兴留下的,为数不多还算有点用的东西。

隔音房的房门一关,里面就是一个密封的天地,这样的私人空间让他觉得舒服,身体也终于慢慢放松下来。

就跟小时候一样。

他看到墙上他自己曾经贴的海报、置物架上的节拍器、头顶的灯罩、脚下的消音鼓垫......

你妈留给你的房子不能动,听见没!

花哥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

杨今予舔了舔干涸的嘴唇,坐到了鼓凳后面,心想:“好吧。”

这间鼓房,要留着。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冬天里的阳光总会给人一种天气回暖的错觉,杨今予还没能习惯蒲城一中的魔鬼作息,被闹钟吵醒后一阵头疼。

也不知道是不是睡着后压的,他感到左臂又麻又痛,抬起来一看,绷带下的胳膊肿胀了一大圈。

有点难看。只用了一秒钟,杨今予任性地拉回被子,闭着眼去摸手机。

闫肃是在上学路上接到杨今予电话的,曹知知立马垫脚凑过来听。

“那个,请假是跟你请吗?”听筒里传来杨今予淡淡的声线。

隔着信号的沙沙声,听起来语调哝哝的,后鼻音很重。

闫肃便问:“怎么了?”

杨今予随口扯:“水土不服。”

“情况属实的话,病假条我可以代交给范老师签字。但......”闫肃听着杨今予明显没睡醒的声音,并不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