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7(2 / 2)

加入书签

只有几步路的距离, 地面上的鹅卵石却是细致挑选过的,各个白皙圆润,踩上去触感平坦。

鹅卵石小路通往的是几阶石阶,石阶上便是正门了。

正门门头悬挂了“江家枪”的牌匾,石阶两侧辟了空地来种竹子,是点到即止的点缀。

整个武馆开在文创旅游区,由于装修的风格,显得闹中取静,颇有大隐隐于市的韵味。

杨今予觉得有点像北京的琉璃厂,还没等开口,闫肃说中了他心中所想:“我爸有一位老友在琉璃厂开箫馆,我们装修新武馆的时候,参考了风格。”

“嗯。”杨今予点点头,状态还是有些拘谨:“很漂亮。”

闫肃悄悄捏了一下他的手指:“别怕。”

正门推开之前,杨今予脑中飘过的画面是闫肃的父亲负手而立,衣着长衫大褂,模样不怒自威,如同他第一次见到时那样。

但令他很意外,刚推开正门,他便听到从里面传来孩子的嬉笑打闹声,闹哄哄的,与武馆庄严的牌匾有些格格不入。

杨今予定睛看,大厅里那位记忆中的扎着鞭子的严苛老头,居然在耍花枪,逗得一群孩子乐不可支。

小刀拿着手机在直播,时不时对屏幕说一句:“这位是我师父,怎么样,身手不错吧?”

闫父很是配合,枪尖直指镜头,露了不俗的一手。

杨今予震惊的看了一会儿,又不可思议的扭头去看闫肃。

闫肃见杨今予面上写满了惊讶,笑了笑:“看,他现在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怎么会这样!”杨今予惊道。

开兴趣班、直播短视频,搁在以前,都是会被那位宁折不弯的老头子批判为“哗众取宠”的,这些年发生了什么,居然让万般执拗的人发生了这种变化......

匪夷所思。

闫肃往杨今予耳边凑了凑:“我爸自从开了兴趣班,天天和那群小孩在一起玩,好像心态一下子回春了四十年,小刀给他拍了视频发到网上,现在网上的粉丝比小刀都多,已经是个大网红了。”

杨今予:“那为什么突然想开了要做兴趣班呢?”

闫肃瞄了一眼小刀,又道:“烟袋桥拆了之后,武馆总要重新找地方继续的。说起来多亏了小刀连续三年亚军,不服的可不止他一个人,我爸也生气。后来就想明白了,想把传统武术传下去,还是不能树高阁,要开门入室。”

闫肃说着,顿了一下。

欲言又止。

杨今予歪头猜测:“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你,是吧。”

闫肃垂了垂眸:“是,因为我不能接手武馆,又不会有后代,而小刀还没打磨出收徒的心性,他却已经花甲之年,再硬朗也打不了太久了。”

年纪是最不等人的东西,闫父现在为小辈们铺的每一条路,都是未雨绸缪吧。

“他的绝学,我和小刀乃至曾经的师兄,都没有十成十接过来。要是能发现更有天赋的小孩,就不会失传了。”闫肃有些惆怅的说。

杨今予问出他最关心也最谨慎的问题:“那他......不怪我了吗。”

闫肃忙在杨今予肩上拍了拍,给了杨今予一个肯定的目光:“怪你做什么?这是闫家的命数,他从来都没怪过你。”

说到这,大厅里的闫父也酣畅淋漓收了最后一式,将花枪插入武器架中。

闫父看向门口,与杨今予隔着孩子们的喧闹,对上了视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