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2 / 2)
但这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宗室,外戚,勋贵,大臣,在宫女内监里有几个熟人很正常。
就连她在宫门监都有两个能说得上话的熟人。
一直以来,这是心照不宣的事。
漪容凑近些,再一次求情道:“陛下,您饶过她们吧,她们所犯的错您责罚训斥也就够了,真的不必赐死的,何至于此呢?”
她水汪汪的眼眸里又是疑惑,又是请求。
皇帝定定看了她片刻,看见漪容双眼一眨不眨地恳求他,伸手戳戳她的脸颊,道:“你真以为你舅舅这么厉害?”
闻言,漪容彻底怔住了。
她们这么早就知道了吗?
果然手眼通天,也够狠心。
许久,她才问:“您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皇帝道:“事发两天后。”
两个人挤在一张小榻上,如同说着家常闲话。
他耐心解释道:“朕不是不给你出气,是留着她们还有些用处。何况现在定罪,定不了任何实际罪名,估摸便是几个辈分大的宗亲出面训斥姑母一顿。”
毕竟大长公主只是给平阳侯疏通了一些关节,下毒抛尸的主意都是平阳侯自己想的。
漪容这点倒是很明白,以孝治国,皇帝对没犯大错的姑母重罚,怕是有大臣要死谏了。
他说的用处又是什么?
漪容没问皇帝为何不告诉她,迟疑道:“那柳姑娘不会入宫了吧?”
郑衍惊讶地瞥她一眼,问:“你不知道?”
漪容茫然地看着他。
软榻太窄,郑衍抱起漪容到了床榻上,叫她的脑袋伏在他手臂上,也不急着回答,命令隔着一层隔扇的内监:“今天不回宫了。”
漪容迟疑,试图劝道:“是不是不太好?”
“朕是让他们歇息歇息。”皇帝道,突然想起经常被他传来议事的张嘉衡,六十的三朝老臣了,又命人送去人参等补品,叫他不用来谢恩。
漪容知道先帝一月上四五次朝,皇帝只偶尔休息一天,应该不是大事。
“陛下说我不知道的是什么?”
郑衍道:“那时你才三岁,临川的驸马卷入了一桩私藏甲胄案。”
漪容是头一回听说这事。都已经过去了十五年,估摸都淡了,何况谁没事把这种大案挂在嘴边?
这可是等同谋反的,不赦大罪。
她思忖道:“那大长公主一家子都还好好活着,已经很不错了吧。”
“是,不过临川大约是觉得父皇看在她面上保全了柳家人,就会看在她的面子上重新给柳氏荣华富贵。”皇帝淡淡道,“这十多年他们家和当年一些涉案的都在上下活动,败坏吏治......”
漪容眨眨眼,反应了
一会儿皇帝的话。
她很少听这些。
唯一能确定的便是柳姑娘没希望。除非皇帝很喜欢她,愿意为她顶住部分朝臣的压力纳她进宫。
这道理大长公主怎会不明白?
是在她三岁那年发生的事啊......那临川已经努力了十五年。她的公主尊荣没有丝毫折损,是为了后人奔走吧。
也许是为此努力太久,什么机会都想着尝试一番。
“别想她们了。”
皇帝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漪容捂着鬓发覆盖住的耳垂,坐了起来。
她还是头一回外衫都没脱就躺在了床榻上,衣衫已经皱巴巴的了。
皇帝闭目躺在她昨夜睡过的一张枕上,含糊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