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2 / 2)

加入书签

檀禾静静地听着,忽然想起当初簪瑶带她出去玩,一墙之隔的酒楼外,那个说书先生也说了这场战役,要比殿下讲得残酷至极,朔州死了很多人,狼军活吃孩子……

她未曾想过那日当作故事来听的战事,会与今日殿下的话重叠上,她的亲人也可能殒命在那场战役中。

檀禾抿紧双唇,直至凝滞的呼吸让胸口紧闷,她才张唇松了口气。

谢清砚继续道。

“因而,你父母亲人或许是朔州人。”

“引针取血后,若是孤能活,不过几月应当就会领军去西北,会途径朔州,你若想去朔州看看,可随孤一道去;若是会死,孤在朔州也有部下,黄雀他们也能带着你前去。”

“你尽可信任他们,往后无论去何处,他们会跟随你左右,任你调遣,荫庇你余生。”

谢清砚见她愕然睁大眼睛看着自己,忍不住抬手轻抚她的发顶。

檀禾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张了张口,只颤然一声:“殿下……”

他的最后一句话太重了,压得她有些喘不上来气。

檀禾知道,殿下身边的影卫于他而言都是心血,如若他……这些人都要留给她。

在曾经不知自己的身世时,檀禾想的一直都是——

殿下若生,她会为他喜极而泣;若有不幸,她也会哀怅流泪。

只是,唯一不会变的是她依旧会转身踏上回乌阗的路。

山高水阔,青山路远。

他们终其一生都不会再相见。

她与殿下都是各自人生中的过客,只不过途中他们阴差阳错、稍稍驻足停留了些时日,相识了彼此。

可他如今的一番话,却好像是要将他的部分,送入她的世界。

檀禾只觉脑中嗡嗡作响,

一种奇异的温热涌上她的心腔。

她说不清道不明,就像此时此刻,她同样看不懂他眼底深藏的情绪。

许久,檀禾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口唇微动:“殿下为何要对我这般好?”

为何?

因为喜之,爱之,怜之,惜之,是以想要处处为她着想。

谢清砚就在心底轻声,却不敢告知。

如今的他无异于弥留之际的半死人,何苦再说出来给她带来困扰。

谢清砚的目光如深渊般,凝落在她身上,久久未曾移开,他一字一顿地道:“你被骗来到东宫,总归过错在我,无论是生是死,我的确没什么能赠予的,也唯有这些人。”

左右都是人去散尽,不如都给予她。

檀禾心底震颤,咬了咬下唇,声若呓语:“多谢殿下。”

谢清砚轻笑一声,就此揭过话题:“无事,那朔州,你去与否?”

檀禾面容上露出笑意,不住点头:“去的!”

其实她心底明白,父母或许是都不在了,但她定然要去寻上看一眼,不然这一切都成了永不可知。

……

收拾好需要用到的药材后,檀禾歇下来,她坐在台阶上,靠着木柱,手托腮,看着天边云卷云舒出神,耳边是枝叶的摩擦和摇晃之声。

她独自一人在望月山时,也很喜欢发呆放空心神。

京城的山和乌阗的还是不一样,这里晴光正好,不会突然有连绵几日的山雨,也不会清晨一推屋门,就能惊喜地看见竹阑干上挂着她心心念念好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