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00 章 :马玉书和叶卫明两人还蹭到了顺风车坐(1 / 2)

加入书签

第200章:马玉书和叶卫明两人还蹭到了顺风车坐

叶宁下完订单后马上就开车去储蓄所取了货款,然后赶在纺织厂财务下班之前把货款交了。

纺织厂库存充足,这边货款一到位,装满布料的货车马上就出发了。

眼下正是叶宁服装厂赶货的时候,这做厂服的布料虽然买好了,但是却没有多的人力生产。

叶宁开着车领着纺织厂送货的货车进了服装厂,今天周爱党值白班,一边帮她打开大铁门,一边道:“今天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布料?刚才顾厂长才收了几大车布料呢。”

叶宁没想到深市的纺织厂效率这么高,就这么几天就把她要的布料送到乐阳镇来了:“前面的是我在深市买的,这些是我在镇纺织厂买的。”

镇纺织厂的布料质量确实不太行,所以叶宁说这话的时候也没避着纺织厂的司机,说起来对方也是之前跟着他们一起去深市的熟人,只不过这个人比较内向腼腆,这一路上也没和叶宁说过几句话,只在她拿吃的给他们的时候和她道过谢。

叶宁他们到库房的时候,顾骁正拿着笔和本子盯着周巧珍她们和库房的两个工作人员清点布料。

纺织厂的库房是后面顾骁找人修围墙的时候另外用砖块在旁边的厂房里隔出来的,单独开的大门。

自从厂里有了夜班生产线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新来的工人们也习惯了现在的工作方式,以前厂里一天只有八百,一千来件的产出,人手增加后,现在的产能倒是已经翻倍了。

自从厂里的产出跟上来后,这库房也成了重中之重,因为叶宁他们不在,周巧珍和陈素芳商量了一番后,从保卫科调了两个人来二十四小时轮换着看管库房,顾骁回来后,也是很支持他们的安排。

周巧珍和陈素芳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后,做事已经很有章程了,所以一般情况下,顾骁是不太插手她们的安排,不过库房安全重于一切,他还是忍不住多叮嘱了一番。

“白班、夜班各安排一个人还是太少了,回头再招两个库管,一个班次安排两个搭班,还有库房堆得都是易燃的布料和衣物,禁明火,回头你们得和仓库的工作人员说清楚,不许他们在库房里面抽烟。”

其实库管招进来之前是签了合同,真要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疏忽让仓库的布料和货物出现意外后,厂里也能向他们索赔。

不过顾骁知道这些人都是普通人,这以后库房里的布料和库存动辄就是十几二十万,真要出了安全事故,把几位库管全家老少一起捆了卖了都不值这么老些钱,所以有些规定还是一开始就说清楚的好。

厂里的东西都是叶宁的,周巧珍她们也不敢疏忽,这半下午都泡在库房,一颗纽扣、一卷棉线都没漏下,全都数清楚后登记造册了。

库存登记册要抄上三本,一本留底,一本由周巧珍她们保管,另一本就放在库房,回头入库、出库都得登记清楚日期和时间。

这也是顾骁跟着叶宁去深市的纺织厂,见

,听说他们厂里还欠着丝厂的货款呢。”

乐阳镇的丝厂和纺织厂是兄弟厂,平常丝厂从蚕农那里收了蚕茧上来加工成桑蚕丝后,一大半的成品都卖给了纺织厂。

以前纺织厂不缺订单的时候,两家工厂的效益都不错,现在纺织厂日落西山了,丝厂的日子也就跟着不好过了。

纺织厂叶宁还能连带着扒拉一把,但这这丝厂的情况她就无可奈何了。

不过眼下叶宁也顾不上担心别人了,因为她这服装厂的情况也不是完全的顺风顺水,她这边夜班、白班机器都开着,镇上的电力已经是供应不上了。

已经听周巧珍她们说过情况的顾骁和叶宁汇报情况:“之前电力局的人说他们给的电足够我们生产了,结果现在真的两个班次一齐上后,这时不时地就要停上一两个小时的电。”

叶宁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情,不由的拧着眉问:“一两个小时,这不是耽误我们厂里的生产吗,周副厂长她们去电力局问过吗,那边怎么说?”

为了这件事情周巧珍她们也没少往电力局跑,但是电力局那边也是束手无策:“电力局那边也没办法,现在镇上的用电都是从县里拉的线,本来用量就不多,他们也是去县里说尽了好话才给多批了一点电量,但是镇上这么多人,晚上工人们下班后都要用电,说是为了满足居民用电,就得在晚上大家用电高峰期的时候把我们厂里的电给停上一阵子。”

怕叶宁着急上火,顾骁连忙安抚道:“县里已经招了一批民工去修水电站了,等这水电站修起来了,那发电量就够用了。”

“修到县里?不是说在镇上修吗?”这水电站是叶宁找娄爱民卖地的时候就听他提起过了,对方话里话外都是对这个工程的看重,没想到现在真开始修了,选点又不在乐阳镇了。

顾骁平常也不怎么和镇上的公职人员打交道,所以这个问题他也回答不上来,只能猜测道:“上面的领导肯定是各种考虑过的,这水电站要修到县里,下面的各个乡镇要用电更方便吧。”

“既然如此我们也只能先将就一下了。”说完叶宁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对了,这镇政府有没有说这水电站要修多久?要是他们要修上个三五年,那我还是赶紧想想别的办法吧。”

比如她可以在现代买两台大功率的柴油发电机过来,虽然烧柴油比用电贵一些,但是总不能耽误厂里的产量不是,每天多耽搁一两个小时,就得每天少生产三四百件衣裳,一两个月这样叶宁还能接受,这要耽搁上三五年,那她的损失就太大了。

顾骁摇头:“应该要不了多久,这次征工范围很大,听说乡下但凡是没有工作的适龄男丁,都去县里干活去了。”

一旁的陈素芳接过话茬道:“也不止是乡下,我婆家的小叔子没有工作,也被叫去干活了,说是包三餐,每天还给五毛钱的工钱呢。”

在叶宁看来,这修水电站要挖河渠,修堤坝,一天五毛钱的工钱可以说是很低了,不过现在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也没什么赚钱的路子,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