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2 / 2)

加入书签

凤麟苑的门子很是讲礼,客气接过姜晴手中的缰绳,笑着招呼下车的谢明灼:“这位娘子里面请。”

谢明灼微一颔首,踏入凤麟苑。

店内博古架整齐陈列,架子是用品质上乘的松木所制,店中似有淡淡的松香浮动。

各式各样的珍宝摆放在松木架上,有名贵的瓷器和金银首饰,也有巧夺天工的玉雕,还有从域外交易来的稀奇玩意儿。

谢明灼看中的是一套透明琉璃茶具。

启朝如今只能烧制出有色琉璃,尚未出现玻璃器具。

在现代社会,玻璃制品充斥着生活、生产等方方面面,没人会特意去思考玻璃带来的便捷。

到了古代,谢明灼才深感玻璃的重要性。

她每日在文华殿读书,门窗皆用绢布蒙上,殿内光线极为昏暗,看久了眼睛发疼发胀。

本打算解决亡国危机后,就派人去外域寻找有无玻璃制品,学习玻璃制造工艺。

谁知心血来潮的一次逛街,就叫她碰见了。

店内伙计见她盯着玻璃茶具,热情介绍:“娘子好眼光,这套茶具透明澄净,茶水入盏之后可以清楚看到茶叶的浮沉和清澈的碧波,用来吃茶再合适不过。”

“店里有多少套?”谢明灼爽快问道。

伙计目光不由发亮,语气中隐含几分遗憾:“小店只剩这一套了。”

要是多来几套,说不定这位贵客能全部买下,掌柜的知道后肯定会夸奖他,还有可能给他涨工钱。

在凤麟苑待了这么久,他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眼前这位娘子看上去虽朴素,但其一言一行落落大方,神情自信坦然,出身定然不俗。

他又恰好对纺织工艺有所涉猎,小娘子穿的衣裳绝非出自寻常工坊。

谢明灼也面露可惜:“我想多入手几套,可否告诉我这种茶具从何而来?”

“这……”伙计为难道,“小人只是个伙计,也不知道东家从哪儿进的货。贵客,要不要小人给您包起来?”

谢明灼颔首,示意姜晴付钱。

一套玻璃茶具,竟高达一百两银。

伙计手脚麻利,将玻璃茶具置入精美的木匣中,空隙处塞满棉包,笑容满面地递给姜晴。

谢明灼适时问:“贵店掌柜应当知道货源吧,可否引荐?”

“掌柜的正好出去办事了,现在不在店内。贵客要是有空,可以先在小店里逛逛,等掌柜的回来。”

谢明灼正欲应下,门外声音先至,满带笑意:“谁等我回来呀?”

一位身形丰腴的女子踏入店内,约三十出头,穿着沉香色窄袖褙子,耳下缀着琥珀色玛瑙,一双眼睛弯如月牙,见人三分笑意,瞧上去极为可亲可近。

“掌柜的,这位贵客瞧中了八仙过海水色琉璃茶具,不过她想多入手几套,想问问茶具的来源。”伙计连忙上前表明。

女子目光落向谢明灼,隐晦地怔了下,面上笑意不变。

“我姓李,名九月。”李九月伸手作请,“贵客不妨上楼一叙?”

谢明灼颔首:“李掌柜客气了。”

凤麟苑共三层,一楼与二楼皆陈列货物,只是二楼的货物更加珍稀宝贵。

三楼为待客室,专门供店铺的贵客品鉴宝物,室内装饰奢华,甚至连一只小小的摆件都价值千金。

凤麟苑果然家底雄厚,不知背后东家到底是何人。

三人入了内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