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2 / 2)
有人跪下拜了拜:“得亏有道仙预警,真是老天保佑啊。”
也有人朝着京城方向三跪九叩,敬重之心溢于言表。
“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先前皇帝和朝廷遭了多少骂名,现在就收获了多少感激。
就算有人没有服从政令,拿不到救济粮,也能通过乡亲们的接济度过难关。
启朝农户每年要交两次粮税,八月交夏粮,秋税在每年秋收后征收,余下的粮食吃到第二年四月就已经告罄。
若是麦子全都冻死在雪地里,所有农户都得挨饿受冻,哪还能安安心心坐在祠堂里烤火?
“你们在说什么?什么‘道仙预警’?”一个年轻姑娘从祠堂外走进,穿着厚实的袄裙,袄裙不合身,明显是借的。
村民全都看过去。
五天前大雪初降时,一支商队前来借宿。
商队共十架车,每架车都造得宽敞,车上垒着好些个大箱子,全都用桐布蒙着,绳索套着,只从凸出的形状猜测是方正的箱子。
每架车由三人护卫,皆是身材魁梧的壮汉,一共三十人。
三十个练家子入村,自然引来村民的警惕。
但令人稀奇的是,商队的管事竟是个年轻貌美的姑娘!
她自称“姚三娘”,是镖局的镖师,受人雇佣,从卫辉府而来,要将货物运往湖广。
商队的车子上还刻着“大通”的字样。
大通车马行在河南境内无人不知。
见她亲切和善,又掏出借宿的银两,足足三十两,村民们便都放下戒心。
村子收拾出几户没人住的老房子,供他们居住,这一住就是五天。
五天大雪封路,消息闭塞,商队跟村民的交流只有每天送饭菜的时候。
村民冒雪送饭,冻得直哆嗦,哪还有闲情跟他们侃大山,送了就走,没有多余的交流。
今日开了道,老房子又不能继续住人,商队的人这才赶来祠堂。
“三娘来啦。”有妇人笑着招呼,“快坐过来烤火。”
姚三娘从善如流,坐过去,看到她正在纳鞋底,真心赞道:“丽娘,你手真巧。”
丽娘开怀道:“纳个鞋底而已,又不是绣花,那些绣得跟真的一样,才叫厉害。”
“你是说这种?”姚三娘从怀中取出一方丝帕,白色为底,左上绣着一株幽兰,右下则是两个小字。
丽娘不认得字,却认得这是上好的丝绸,她不敢用自己满是粗茧的手指去碰,只凑近了瞧,赞叹道:“绣得可真好。”
“喜欢吗?”
“这哪个会不喜欢?”
姚三娘利落塞入她手中,在她震惊的目光中,爽朗解释:“这几日承蒙你照顾,饭菜很好吃,袄子也是借了你的,这帕子我没用过,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还是希望你能收下。”
“哎呦,这可使不得!”丽娘连连拒绝,身体直往后倾,却不敢用手去拉扯丝帕。
姚三娘:“使得!你要不收,就不当我是朋友。”
丽娘:“……”
本也不敢高攀呀。
她不由看向乡亲,用目光询问。
“三娘诚心送你,你就收下吧。”村长慢吞吞吐着烟,“等路通了,你多给他们备些干粮。”
丽娘只好收下丝帕,有些激动又有些羞愧,红着脸说:“太贵重了,这几天俺多做点饼,你们带着路上吃。”
“那可太好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