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2 / 2)
它稍有不慎,就会陷入绝境。
盘旋在头顶上的死局尚未完全解除,谢明灼不能不多想,也不能不小心谨慎。
但她不会让情绪左右自己,影响到身边人。
“建玻璃厂的事情,我已经交给姑祖母。”谢明灼转移话题,“她经验丰富,由她负责最合适不过。”
谢长锋自然没有异议。
“郭端的奏疏就给他批复‘找人’,其余先不管。他要是再次上奏严查宗震,你依旧让他先找到人和证据,互相扯皮就行。”
“好。”谢长锋一口应下,又问,“威宁侯那边该如何?”
“失踪”的陆御史毕竟是他儿子,谢长锋推己及人,若是他听到谢明灼下落不明的消息,还不知道会急成什么样。
谢明灼撑着下巴想了想,说:“他是武将,早就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门风如此,他应该能稳住心态。不过可以送一些东西安抚,他家老二喜欢吃苹果,到时候找个由头送一筐苹果过去。”
“苹”和“平”同音,也算是一种暗示。
谢长锋点点头:“也好。”
两人又陆续商讨一些朝政,天色渐晚,谢明灼回到皇子所。
明日离京,之后的一段日子风餐露宿,比不得家里。
她狠狠搓了一把澡,换上柔软干净的寝衣,走向卧房。
隔着浴房的门,听到冯采玉和姜晴蹲坐在门槛,小声练习各地俚语。
一个耐心教导,一个认真学习,都在为外出做准备。
谢明灼缓缓推开门,如练的月光斜斜落到她身上,蚕丝织就的衣裳反射出细微的光华。
她低头瞄了一眼,说:“阿玉,在外行走,衣物以便捷为主,任何贵重的衣裳、首饰、器具,都不要出现。”
“奴婢晓得了。”冯采玉习惯性蹦出一句俚语,带着湖广地带的口音。
谢明灼一愣,随后忍俊不禁。
冯采玉和姜晴也不由笑开。
生辰宴后,谢明灼不再参与朝会,刻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最近三日,文华殿也不去了。
昌蔚关心问了一句,得知是因为身体抱恙,需要静养,无法继续课业,便不再多问。
四月廿五,两架毫不起眼的青布马车,混在如织的客商中,悄无声息地驶离京城。
*
姚三娘等人因下雪耽搁五天,又等雪化路通延误几日,一路以最快脚程赶往湖广。
货重压车,即便他们赶得再快,七天后也只抵达汝宁府信阳州。
再往南,过平靖关,就是湖广地界。
“这天忒阴沉,要下雨啦?”一个镖师仰头灌下一口水,“三娘子,看样子是赶不到城里了。”
话音刚落,天空一声闷雷,大雨倾注而下。
“前头有座破庙,先进去避一避。”姚三娘扬声说道。
这条路他们走过很多遍,连路边的石头都眼熟。
雨势愈急,狂风刮得桐油布呼呼作响。
三十位镖师卯足力气,用绳索将桐油布重新固定,催赶马匹快速前进。
终于在路面泥泞之前,赶到破庙门口。
他们不是第一个来的,破庙外已经停了三辆马车,其中两辆青布马车没什么特别,另一辆稍显富贵。
姚三娘刚踏上台阶,就听里面传来一声怒喝:“滚开!”
另一道声音随即响起,带着几分调笑与戏谑。
“你我一同在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