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1 / 2)
不见。
县里的公文,大多需要知县亲自署名盖印,余鸿撂挑子不干,他们什么办法都没有。
“大人,您什么也不干,难道不担心吏部考评落个差等?您跟下官置气可以,但不能拿自己的仕途开玩笑啊。”
余鸿玩着指甲,漫不经心道:“干活可以啊,这些案子都得重审。”
“大人说笑了,已经审结的案子,怎么能重审?就差您署名上报了。”典史皮笑肉不笑。
余鸿:“那就免谈。”
“余知县,你若继续为难我等,这三年任期,你只能一事无成。”
余鸿眼睛一亮:“不干活就能拿俸禄,世上还有这等好事儿?!”
“……”
典史狠狠瞪着他,胸膛起伏不定,手中的案卷都要被他揉成一团。
余鸿置若罔闻,甚至哼起了小曲。
“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匆匆而来的脚步声打破焦灼,门吏喘着气道:“禀大人,有几位锦衣卫大人要见县尊大人。”
锦衣卫?
余鸿和典史皆是一愣,前者只是惊讶,后者却是心虚。
“哪里来的锦衣卫?什么品级?”典史忙问。
余鸿起身整了整衣襟,掸掸官服衣摆,什么也没问,信步往外走去。
他身旁并无吏役随行,只孤零零一个人,穿过一堂和仪门,行至县衙大门。
见到门口果真是锦衣卫,便礼貌作揖道:“不知诸位大人驾临,下官有失远迎,还请恕罪。敢问大人贵姓,有何公干?”
谢明灼打量眼前之人,单刀直入道:“免贵姓孟,余知县,本官欲往县衙监牢,可否带路?”
此人不过二十六岁,是今年春闱的二甲进士,称得上一句青年才俊。
余鸿竟也不多问,利落转身道:“孟大人请。”
话音刚落,另一人脚步匆匆,跨过县衙大门的门槛,笑着迎上来:“下官孙祥,拜见诸位大人。”
四十来岁,长得还算周正,身材精悍,典史的袍服穿在他身上,不像文官,倒更像武将。
此人武艺不俗。
谢明灼矜持颔首,并未回话。
“孙典史,”余鸿代为传达指令,“孟大人要去一趟监牢,监牢归你管,你也一起带路吧。”
孙祥眉心一跳,腆着笑脸问:“不知孟大人去监牢所为何事?”
“锦衣卫行事,安敢刺探?!”杨云开一声厉喝,孙祥倒退半步,忙小心赔罪。
余鸿瞥了他一眼,神色平淡道:“大人请。”
县衙的监牢条件非常简陋,屋舍极为低矮,谢明灼个子高,稍稍低头才能进。
牢房墙壁用黄土堆砌而成,歪歪扭扭的木头连接在一起,露出几条缝隙,一边嵌在土墙里,另一边上了锁,便是牢门。
牢房没有窗户,暗无天日,唯有靠近牢门才能透上一口气。
常年不通风,味道一言难尽。
冯采玉取出一只瓷罐,揭开封盖,递到谢明灼面前。
一股提神醒脑的清凉直冲鼻端,驱散了牢房里令人作呕的气味。
谢明灼没想着虐待自己,接过瓷罐拿在手里,时不时在鼻尖处绕一绕。
“去问牢头,徐三棱在哪个牢房。”杨云开沉声吩咐。
跟在身后的徐青琅和郎磬,都不由捏紧了拳头,眼睛睁得圆溜溜的。
方才说要去牢房时,两人就有所猜测,激动难耐,现在猜测得到证实,心中喜悦便再也压制不住,望着谢明灼的眼睛里,满满都是感激。
徐青琅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报答孟大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