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9(2 / 2)

加入书签

她让陆放每月都向她汇报工作,陆放便严格遵守,一回宫,三个月的报告都被放在她专用的桌案上,封在锦匣里。

陆放英朗的眉眼泛着愉悦,又道:“猪场扩建,人手欠缺,可否增募一些民夫?”

“这种事你做主安排。”

“是。”

谢明灼又勉励他几句,打发走了。

“阿玉,去一趟吏部,叫人整理出近十五年西南各省土司土官及当地流官的任免记录,明早朝会后送来。”

冯采玉领命而去。

文华殿的窗户已经换成玻璃,秋日的阳光直直透进来,光线明亮而和煦。

谢明灼找出几本西南相关书籍,翻阅时偶尔记一下笔记。

用的是二哥改良后的铅笔,适合速记。

三个月不在京城,爸妈哥哥们捣鼓出不少新鲜玩意儿。

上行下效,这些新鲜玩意也在官署中形成风尚,并流传到市井街巷。

善于发现商机的商人,发现有利可图,一定会继续改进工艺,降低造价,提高效率,如此便可良性循环。

酉时正,和家人用完晚膳,谢明灼回到皇子所住处。

冯采玉和姜晴已经带人收拾妥当,床上换了秋被,下午刚晒过,有股清新干爽的味道。

谢明灼尽情泡了一回澡,泡得皮肤都起皱,才懒洋洋起身,换上柔软的寝衣,闭目半靠于榻,由采玉帮她烘干头发。

华灯初上,星月交辉。

宫内万籁俱寂,只偶尔传来宫仆轻微的脚步声,三个月来,跋履山川的辛劳和身居市井的喧闹,似已渐渐远去。

瑞兽香炉青雾袅袅,香味宁神,一点一点驱散脑中纷杂的记忆。

“殿下,奴婢下午收拾行李,行李里有一封信,奴婢不知放在何处,就先压在梳妆盒下了。”

谢明灼睁开眼:“你等会寻个匣子,放进去。”

“是。”

过了片刻,她又道:“去拿来。”

冯采玉依言,从梳妆盒底下取出书信,呈到谢明烁面前。

信封写的是“孟卓亲启”。

谢明灼取出信纸,再次细观一遍,这才发现林班头的字写得颇有几分风骨,还隐隐透着狷狂之意。

不畏惧权势,行事时心中自有一套准则,确实有几分狷狂。

她收回信纸,置于一旁。

明日朝会是重头戏,她得早些休息,养精蓄锐。

湖广安陆县。

沈石邀请林泛来家里做客,他不会做饭,就从酒楼订了几道菜。

“林老弟,你师父他们如何了?”

“受了些轻伤,已经安置妥当,并无大碍。”林泛神色平静,语气却有些消沉,“沈兄邀我前来,可是有事找我?”

沈石叹了一声:“你别难过,都怪那个嚣张跋扈的地主,请了杂耍班子还死抠不给钱。”

辛辛苦苦表演,不仅拿不到酬劳,还被地主极尽嘲讽,拿棍棒赶出去。

他们自然气不过,去官府告状,哪知官府衙差收了贿赂,把他们抓到牢里关了几天。

若非六师弟机敏,趁乱跑了给他送信,师父和师兄弟们还不知要关多久。

只是因为这件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