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6(1 / 2)

加入书签

贺寿结束,他就返回贵州,谁还记得他?

他夹起最后一块鸭腿肉,正要送到嘴边,余光蓦地顿住。

那不是——

宋千奇断然扔下烤鸭,飞快追上去,正要呼喊“阿舟”,想起现在大庭广众,阿舟身份不便,遂极快改口:“姑娘!”

他一下跳到姜晴面前,喜笑颜开:“上次你家小姐帮我解围,我还没来得及报答呢。”

上次执行的虽是冯采玉,但宋千奇行至马车旁感谢谢明灼时,也看到了姜晴,记住了她的脸。

这不就是现成的借口?

姜晴淡淡道:“举手之劳,宋公子不必放在心上。”

“这哪是举手之劳,若非小姐出手相助,李四那孙子岂不是已经得逞?”

故意毁坏中原人的形象,挑拨土司和朝廷对立,若非会同馆不宜闹事,他早就将那厮打得爹妈不认。

经过几日发酵,李四干的龌龊事已经传遍大街小巷,京城老百姓都知道了,高丽国的李四王子,是个破坏和睦的卑鄙小人。

这几日,他都只能躲在会同馆里,不敢出门闲逛。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算李四图谋成功,也不会产生太严重的后果。

可冯采玉那日机智的神来之笔,一直为京城百姓津津乐道。

看我大启的姑娘,就是聪慧大方!

林泛住客栈时便已听闻,当时也在心中为解围的姑娘喝彩,但他没想到,解围之人竟就是心心念念的孟姑娘。

一时只觉与有荣焉,眉眼都染上笑意。

宋千奇余光一直观察,见状心中纳罕,上次在胡同见面,阿舟态度颇为冷淡,不见“他乡遇故知”的惊喜。

他能理解阿舟的冷淡,这十年他一定过得艰苦,又碍于身份暴露的风险,不能与刚入京的贵州土司关系太近,只好假装不在意。

现下愉悦都写在脸上,定然是因为有借口与他“相识”。

宋千奇脑子里的想法七拐八弯,最终得出“阿舟同样惦记故知”的结论。

既如此,他不能让阿舟失望。

“若宋公子诚心感激,还请继续心向朝廷。”姜晴略一颔首,矜持道,“我们还有事,先行一步。”

“等等!”

宋千奇连忙拦住,突兀道:“姑娘,我与这位兄台一见如故,想请他畅饮一番,不知方不方便?”

姜晴:“……”

林泛:“……”

还能演得再假一点吗?

“抱歉,我们要去为姑娘办事,无暇饮酒。”姜晴谢绝邀请。

宋千奇夸张笑道:“原来兄台也是那位姑娘的人,敢问尊姓大名,住在何处?”

姑娘的人……

林泛品出一丝甜意,客气回道:“在下孟泛,住黄华坊。”

孟泛?连名带姓都改了啊。

宋千奇为少时的玩伴感到惋惜,不过改了也好,与他亲近,再姓林,很容易叫人联想到当年的林家。

这次与他一同来的,还有思州田氏、播州杨氏以及水西罗氏。

保险起见,还是改了姓好。

“原是孟兄,在下宋千奇。”

林泛拱手:“宋兄。”

“不知姑娘和孟兄要去办什么事,宋某能不能随行?”宋千奇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阿舟只说了黄华坊,但黄华坊那么大,谁知道住哪里。

姜晴:“只是置办一些物件,无聊得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