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8(2 / 2)
“殿下,”冯采玉急步行来,面上带着明显的笑意,“方才几位阁臣又前往乾清宫,向圣上提请立储之事。”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前两次阁臣奏请皇帝立荣安公主为储君,皇帝拒了,但事不过三,继续拒绝没有必要。
谢明灼独理朝政数年,启国之变众人都看在眼里,故朝野上下拥趸诸多,请立储君已是大势所趋,即便有少部分顽固派,也翻不起什么水花。
乾清宫。
谢长锋向来见到大臣就头疼,今日却精神奕奕,神采飞扬,望着一众阁臣目光极为温和可亲。
“诸位爱卿所言极是,荣安素来昃食宵衣,夙夜不懈,我大启近几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她的功劳不可小觑,当然,也少不了你们这些能臣的辅佐。朝政交给荣安,朕自然放心。”
众臣:“陛下圣明。”
“不过……”谢长锋斟酌开口。
阁臣们心头一凛,难道皇帝想改主意?
“昨夜道仙入梦,言朕有仙缘,如今凡尘俗事已有天命之人接手,朕可常研道法,无需再过问云烟红尘。”
众臣面面相觑,陛下这意思是……
“朕决定禅让退位,由荣安继承大统,诸位可有异议?”谢长锋神情笃定,大有谁不同意就骂谁的架势。
在场之人都是谢明灼的拥趸,请立储君的用意就是要让公主继承大统,眼下皇帝直接禅位,还少了一个流程,直接就是板上钉钉,不会再有意外发生,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反对?
当即跪伏于地:“请陛下三思!”
不管怎么说,表面工作还是要做到位,总不能皇帝一说禅位,群臣就应了,这让皇帝多没面子。
依照惯例,三次之后,群臣终于应下皇帝禅位之举。
新皇登基,一切准备至少需要花费数月工夫,还要给外邦使臣入朝参拜的时间。
钦天监监正楚钧再次发挥他的专业技能,将登基之日定在丙寅年正月初一,时值新年,举国欢庆,万象更新,又可直接更改年号,无须顺延。
消息传至民间,民间百姓大多表示“知道了”,皇位上是谁他们不在乎,他们只在乎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事实证明,荣安公主理政数年,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上涨,兼报纸不断宣扬,荣安公主在民间的呼声极高。
她能做皇帝当然最好不过。
唯有极少部分顽固酸腐写文暗骂,却也翻不起什么风浪,谢明灼直接无视。
答达王庭。
听到启朝要立女皇,巴丹等人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
此时那格已回到王庭,并带回在启朝边城的见闻,得出“暂时不能南下”的结论。
巴丹等主战派闻言,心中正郁闷不悦,又得知启国皇帝准备禅位,荣安公主即将登基为帝,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之前荣安公主把持朝政,巴丹等人就觉得启国在胡来,而今愈发认为启国迟早自毁长城。
巴丹的野心再次燃起。
昔年荣安公主当年射杀猛虎的场景,已经被他遗忘在脑后,他只知道女人为皇,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W?a?n?g?阯?发?B?u?页?i?f?ǔ?????n?????????????.?????M
说不定再过一两年,他就能挥师南下,一举攻破启国京城。
那格适时道:“汗王,启国新皇登基,需要派遣使团前去参礼,微臣自请前往。”
去过一次边城后,他对启国更是念念不忘,边城尚且如此热闹繁华,京城呢?
巴丹知道他喜爱中原文化,之前去了一趟边城后,回来就与他啰嗦,不断强调启国如今的发展,听得他耳朵都起茧子了。
启国越是富强,他心里面越是蠢蠢欲动。
如此繁盛的国家,竟要落入一个女人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