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0(1 / 2)

加入书签

接着在木地板上爬着锻炼。

小家伙不仅爱爬,爬行的速度还特别快,往往是乳母们一个转身的功夫,就瞧见小皇孙已经手脚并用“蹭蹭蹭”地爬到了高高的门槛处,满是对自由的向往,蠢蠢欲动想要往外冲了。

漫长的盛夏内,小胖墩儿在府内与乳母们斗智斗勇,争分夺秒的想要往外面爬。

在都城之外,各个乡间小邑之中。

身着黑色短衣的老秦人们也握着耒耜,弯腰在田地中耕耘,豆大的汗珠子从布满皱纹的额头上滑落掉在干涩的黄土地上,发出“滋——”的一声轻响,随后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谷子、豆类都成熟了,庶民们忙着采收新一季的小米与豆子。

在严格的秦律之下,民间亡国贵族和富户们家中的藏书也被收缴的差不多了。

“收书”只是“控书”的第一步,在皇长孙的建议之下,掌握了“矛盾转移、内部分化”管控民间舆论新技能的李斯,在收到天下诸郡的郡守送达咸阳的收书文书后,立刻开展了第二步动作,向天下郡守传达——朝廷欲要编撰“大秦知识宝典”的消息。

并且强调了“大秦知识宝典”不是一卷书,而是整整一系列书!里面不仅包含了七雄的史书还囊括了林林总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百家语,等编撰成功之后,将会成为古今中外第一奇书!

如此宏伟的编书目标,一下子当今执政的始皇帝就在百家学者的眼中蒙上了一层“重视文化”的美好滤镜,连带着让素日内有蛮夷之名的“秦国”都显得典雅了几分,毕竟设计出来周礼的周朝也没有立下如此大的“修书宏愿”啊!

自有文字诞生以来,从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诸多典籍不知凡几,若是皇帝陛下想要将所有庞杂的书籍进行整合,编撰出一套能够流芳百世的奇书,困难程度简直不亚于将燕、赵、秦三国故地的长城连接起来!修筑一条典籍长城!

过于宏大的目标也注定了编撰“大秦知识宝典”将是一个极为耗时、耗力的大工程。

想要完成这桩“大文功”,单单依靠朝堂中现有的博士肯定是不够的,朝廷遂发布了“治典郎”的小吏职位,欲要从民间诸郡吸纳一批精英人士来同朝堂中的博士一起整理七雄典籍,编撰“知识宝典”!献书的数量越多、献的书质量越高的人家有优先入选“治典郎”的资格。

“治典郎”的职位一经宣布,原本正在为“被动”献上家中珍贵藏书而肝疼、肉疼的亡国贵族和富户们立刻就像闻到鱼腥味的猫一样变得极其兴奋了,这编书小吏的职位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却是能到帝都咸阳同朝堂上的博士一起办差的啊!

若是书编的好,差事办的好,万一入了始皇帝的眼,阶级滑落的落魄家族岂不是就能再次抓住机会,蓬勃发展起来了?

一时之间,一部分藏私的人家又忍着割肉的痛苦,将家中压箱底的珍贵藏书往上面献了。

瞧见“治典郎”的小吏职位又引起了民间新的一轮献书潮,专门负责“控书”一事的李斯在觉得高兴的同时,又忍不住头皮发麻。

现如今,纵使是书籍分外珍贵,但是民间的藏书量也大的惊人!想想那些亡国贵族们在被灭国前靠着“世卿世禄制”都已经有几百年的家族积累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纵使是母国覆灭、阶级滑落了

,这些人家该有的底蕴还是有的。

凉爽的章台宫内殿里,半人高的吉金冰鉴正在往外面丝丝缕缕地冒着白色的水汽。

跪坐在黑色漆案旁处理政务的始皇垂首看着李斯整理交上来的文书,也不由蹙了蹙眉。

秦缨只穿了一件宽松的小衣裳在内殿的木地板上爬来爬去的听着大父与李斯说话。

“斯,收书一事就瞧出来民间这些亡国贵族们的后劲还是很足啊,潜伏在其中的亡国余孽们,想来只要瞧见皇室的统治稍稍有一丝衰弱,就会顷刻之间在天下各地高高举起‘反秦’的大旗,四处在庶民之中煽风点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