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9(2 / 2)

加入书签

快活的日子过起来一年像一天,煎熬的日子过起来一天像一年。

他的十一个老师显然都对成为“皇长孙之师”这件事情感到莫大的荣幸与兴奋,即便每个人每天的教学时间只有短短两刻钟的,但还是会像一只开屏的雄孔雀一样费尽心机地勾着他这个唯一的学生去认真听他的授课内容。

大父让宫人们将侧殿布置的很舒服,还为他准备了一张十分舒适的软塌。

上课时,他可以待在软塌上坐着听,趴着听,站着听,甚至躺着听,听着听着嘴角流着亮晶晶的哈喇子香甜地闭眼睡着了,也没关系,他的老师们不仅不会给大父告状,还会狠狠溺爱他,齐齐向大父夸赞他:

[陛下,小殿下实在是老夫/毅平生见过最省心的学生了!]

就这样,上午一个半时辰、下午一个半时辰,是跟着十一个老师学习的时间,等到用完晚膳,暮色降临后的一个半时辰是大父给他讲解史书、传授帝王之道的时间。

全天的课程安排的很仔细,一旬的课程表满满当当写下来后能铺满一整张案几。

课程很多,要学的内容也很多,唯一令小胖墩儿感到庆幸的是,因为他还不到三岁,只是开蒙阶段,每天只要跟着老师上课就行,没有课业要做,所以只缓冲了三日,他就适应了新的生活。

与普通的婴孩相比,他毕竟不是一个纯种小孩儿,明白以后他要接手的帝国有多么庞大,大父爱他,他理解大父这种望“孙子”类“大父”的殷切心理。

他不是他亲爹,他以后要比他亲爹争气。

故而,小胖墩儿每日都穿着尿不湿,抱着奶瓶,幸福又痛苦的在茫茫学海中狗刨。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当窗

外盛开的极其绚烂的春花一朵朵凋谢,一颗颗青涩的小果子钻出花蒂挂满了枝头时,咸阳入夏了。

四月的帝都,绿荫已经变得非常浓郁了。

生活在都城内的贵人们穿在身上的长袍、曲裾肉眼可见的变得越来越单薄,少府内的匠人们,揣在胸腔中一颗背负着莫大压力的心,也随着日光的灼热,慢慢变得越来越轻盈。

经过大半年辛苦的钻研与改良,到了今岁初夏时,少府内负责烧制玻璃和瓷器的匠人们总算是在槐花一簇簇盛开时,向皇帝陛下拿出来了丰硕的成果。

一块块平整光滑的玻璃板被匠人们源源不断地从窑内搬出来,一件件瓷杯、瓷碗也都新鲜出炉了。

宫殿之中的窗户经过匠人们的改造,陆陆续续地全部从纱窗升级成了带着透亮玻璃的水晶纱窗,宫中的餐具也都用漂亮轻巧的瓷器代替了古朴厚重的陶器。

夏日上午,一束束金灿灿的太阳光透过光洁的玻璃窗斜斜地照射进章台宫内。

居中的主殿内,始皇正在外殿同群臣们进行朝会。

而在主殿一旁的左侧殿内,一岁零六个月大的缨小胖墩儿正坐在软塌上,靠着一个大靠枕,瞧着前方的楚人博士嘴巴开开合合说着一口恍如是“鸟语”般的楚语,他就忍不住想要从袖子中取出自己的小翻译器戴上,但却拼命咬牙忍住了。

楚国尚在时,虽然有个总爱自称“我蛮夷也”的楚王室仿佛显得这个南方大的诸侯国很没有文化一样,但是等楚国灭亡后,楚地留下的典籍数量并不少。

大父说的对,翻译是自带翻译者的偏向的,他作为决策者,只有像大父那样早早精通七雄语言,才能看懂来自不同地方的珍贵典籍,原汁原味的阅读,才能带来百分之百的理解,否则碰上个外来的臣子胆大包天的用老家话骂他,他都听不懂。

对此,小胖墩儿深以为然。

只有切切实实要学习这般多的语言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