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2 / 2)

加入书签

显然一行人的运气并不好,最近的驿馆直接拒绝了商队的请求。

林森应了声好,片刻后便见驴车速度渐渐变慢,最终在一块阴凉地停下。

待驴车停稳以后,一家三口便从车里出来,林森舒展身体,旋即打探周遭情况;宋娇娘则整理车厢,将铺垫的褥子拿出来抖一抖,拍一拍,而后挂在驴车边上晒一晒太阳。

而林芝被两人驱赶到一边,选择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百无聊赖地甩着两条腿,饶有兴趣地瞧着商队诸人的行动。

但见其中几名汉子将绳索系在四周树木上,再将油布与绳索相缀,一番拉扯收紧以后,便在路边开辟出一方阴凉之地。

林芝目光又转向另一侧,顿时眼前一亮,只见那边几人则搬来大小合适的石块,稍作垒叠,一座临时灶台便初具模样。

这是要在外头做饭?

林芝瞬间来了好奇,要知道前两日因太平州一带客店脚店颇多,一行人皆是在铺子里用饭的,眼前这番景象还是她初次见着。

林芝自石头上一跃而下,兴致勃勃地奔至灶台旁,一双眼里满是好奇,不住打量众人忙碌之态。

“芝姐儿怎么又去看灶子了。”宋娇娘整理好被褥,出来正巧瞅见林芝往炉灶处去,不免诧异:“在府里的时候也这样,有事没事便去灶房。”

“这也正常。”林森顺着妻子的视线也看向女儿,眼里含笑:“你忘了?她抓周的时候还抓了一把炒菜勺呢,我那时候还以为她后来会当灶娘呢。”

“当灶娘有甚好的,苦得很。”宋娇娘摇摇头,不以为然:“天天烟熏火燎的,好好的皮子没两年就毁了,更不要说那双手,你见过哪个灶房的姐儿手是漂漂亮亮的?”

在府里时,唯有不受主家青眼,又或是无甚门路的家生子才会被拨去灶房学手艺,更多的都学女红梳发化妆等手艺,好在屋里伺候小娘子,再者便是学算术或是养花养草之类的手艺,可以帮衬小娘子料理家事。

“我也就随口说一句,再说了灶娘的手艺也是要打小学起,芝姐儿都有那一手好女红了,怎可能让她再改去学这个。”林森笑着答道。

宋娇娘听罢,方才满意,说到未来去汴京的日子,她也有一肚子的担忧:“去了汴京以后,咱们也不能坐吃山空。”

“我瞧着你我便去寻份活计,再教芝姐儿去考考纹绣院,或是绫锦院?就芝姐儿的手艺,说不得能进造作所,那往后她的日子可就不用愁了。”

“纹绣院和绫锦院的规矩重了些,我瞧着不如让芝姐儿做了东西,再放到百锦坊之类的连锁铺子里售卖,日子也好轻松一些。”林森想了想,问道。

宋娇娘连连摇头:“不成,咱们太平州那家百锦坊的铺子,寄卖的绣娘连名字都不让登记在上头。”

“你就是在里头做个三五年,出来照旧是个无名无分的小绣娘。”宋娇娘细细与林森说出其中问题:“纹绣院和绫锦院的规矩重归重,可能做上三五年,说不得能成为女官!即便不是,从里头出来开铺子的,也是能拿出去说道的。”

林芝不知林森与宋娇娘已开始议论自己的前路,她正专注地看着众人动作。

随着灶台建成,而后汉子上前熟练地引火入灶,再架上铁锅,往里倒入泉水。

就在此刻,一道温柔嗓音传入林芝耳中:“芝姐儿。”

林芝抬眸望去,唤她之人正是谢娘子。这位谢娘子是商队里少有的女性,她身姿修长,眉眼疏朗,发髻梳得油光水滑,一丝不苟,除去一支银簪外再无别物,同样她身上穿着的衣衫也甚是朴素,腰间束带斜插着匕首等物,从寻常闺阁女子大相径庭。

“那炉灶火势正旺,近身危险哦。”

谢娘子牵起林芝,带她远离炉灶,又往林芝手里塞了一颗橘子,柔声道:“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