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2 / 2)
林森夫妇听得女儿的一番话,终是放下了脸面,拉着女儿去寻范牙人,当天便把房子定了下来。
等荣家姐弟搬家的期间,一家三口也合计了各种事项,次日便分头去办。
宋娇娘负责去绸缎庄扯布做被褥等物,林森则请了木匠修缮房梁、定做家什,把旧桌椅卖掉,两边加起来,总共花费了五贯上下。
“还是租房占大头,瞧瞧这么多东西也就花了五贯钱。”林森算完账,不免咋舌,愈发肉痛汴京房价。
他把账本合上,方才询问宋娇娘:“说起来,芝姐儿怎还没回来?”
“芝姐儿说是要去周遭街市上瞧瞧,看看各色食材、香料和酱料的价格,早上还让张掌柜帮忙喊了一辆驴车,我估摸她得天黑才回来。”
夫妇俩人聊天时,林芝正穿梭在各种杂货铺和香料铺里,手里的纸上已记满了各种资料。
甚至因为她记录得太细,还有铺子伙计以为她是同行,好说歹说才相信她是新开食铺,提前来打听诸物价格的。
很快,林芝便敲定了几家肉铺、蔬菜瓜果铺子,而后开始琢磨香料与调味品。
这两者价格高昂,囤积压力大,故而铺子数量比其他行业少上许多,林芝想了想,转去郭四郎茶坊。她点了一壶花茶,三碟子瓜子果子,很快小厮将茶水果子送上来,弯腰笑问她有什么事儿要他们去办。
当下的茶坊便是如此,从打听到帮忙置办物件,乃至充当牙人,只要你手里有着银钱,就能买到所有服务。
“我是想打听打听咱们汴京香料铺子的情况。”林芝便将自己看中的几家铺子推上前,着重问这些铺子可有缺斤少两,亦或是与人争吵争执之事。
“娘子稍等。”小厮听罢,立马传话进去,不多时便换了一名头顶青色裹巾,身着同色棉布短衫缚裤的伙计到林芝跟前。
伙计拱手一礼,缓缓说道起关于香料铺子的事儿来。很快林芝便了解到汴京城里专做调味品与香料的大铺早有默契,所有香料都是固定价格,且只给少数大客户折扣。
坏处是像林芝这般开新食铺的,刚开始这几年甚至不能赊账。
好处是他们货源稳定且充足,价格波动也非常小。
林芝心里有数以后,又问起其余的小店来。
伙计仔细说道各家利弊,比起货源稳定,资金充沛的大店,小店因库存积压,故而更愿意打折促销,同时他们也会经营比较罕见的香料和调味品,例如有铺子售卖产自潮州的咸梅鱼露等物,借此来扩大自家的影响力。
林芝津津有味听着,认认真真提笔记录。面前的伙计说得滔滔不绝,直到说到最后一家胡记香料铺时,他才止住声音,面带犹豫。
“这家胡记可是有什么问题?”
“回禀娘子,这家店……应当快要歇业了。”
“关门歇业?我看他们家的门面还挺大的?”林芝回忆了一下,反问道。
“娘子放心,咱们铺子是出了名的办事妥当,这些消息都是经过查证的。”
林芝索性从钱包里抓了一把铜子额外赏给伙计,让他细细说一说。
伙计喜不胜喜,自是无话不说,很快林芝便得知胡记香料铺已传了三代,原本也算是汴京老字号。
可没曾想三月前胡大郎前去泉州船舶司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