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2 / 2)
陶应策心想许是临时起意做的,故而对外表的要求没那么高。
可这样的话,他原有的那一丝期待也消散一空,想来大体就是豆沙馅的……吧?
第73章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如瓷器破裂般的清脆声音。
w?a?n?g?址?f?a?布?y?e??????ǔ?????n??????2?????????M
陶应策只觉得舌尖被烫得一激灵,顿时张开嘴呼哈呼哈直嘶气,却是舍不得吐掉。
他终于回过神,一边嘶气,一边惊疑不定地看向眼前的炸角,这炸角看着其貌不扬,吃起来却是教人震惊。
先不说内馅,光是外皮便酥脆至极,每一次咀嚼都带有一股强烈的油香。
原来,普普通通的角子皮经过油炸也能这般好吃?
别说陶应策震惊,就是宋娇娘也发出低低的惊呼声。
实际上林芝刚刚在揉搓面剂子时,除去一开始给三人示范时搓得内厚外薄,大小均匀,后续的面剂子都搓得要比普通的角子皮更薄。
这样的角子皮炸制过后能更加酥脆,口感几乎与薯片一样。当然这也非常考究手法,太薄在炸制的时候很容易破损,太厚又会里外温度不均,口感便达不到这等程度的酥脆。
陶应策呼哈呼哈好半响,才能感受到舌尖的奇妙甜味,榛子、核桃与胡麻的特别组合,让甜香在口腔层层迸发,巧妙又极致的味道直教人恨不得连带舌头一起吞入肚内。
这味道着实也太棒了吧?
陶应策瞬间忘记就在刚刚,他还觉得这道炸角应当普普通通,自己和沈砚需要表演一二的想法,满脸餍足地将剩下半个炸角也放入口中,再次闭眼享受甜蜜的世界。
宋娇娘看看沈砚,又看看陶应策,骄傲地昂首挺胸:看吧!我就说我家女儿是最棒的!
另一边,陶府里。
沈夫人倚在榻上翻看账册,听着管事仆妇汇报着家里事务。
直到诸人尽数通报完,太阳已是西落,她疲惫地合上书卷,揉了揉太阳穴:“大郎还未回来?”
“是。”仆妇恭声应道,“奴婢这就遣人去通报——”
“得了得了,回来又要埋怨我两句。”沈夫人想了想,觉得儿子八成是寻到沈砚,又陪着他去散心了:“都是要成亲的人了,还天天在外面不着家。”
“玉莲也没用,连人都拴不住。”
“……”仆妇没敢说话,真要大郎君被通房给拿捏住,第一个不愿意的便是自家夫人。
沈夫人说出话来,也觉得失语,便问道:“他们两个是去哪里了?”
衙内们去的地方不多,大体便是古董铺子,又或是自家名下的茶馆瓦子,不过沈夫人自知家里三个活宝不同,尤其是沈砚和陶应策。
顿了顿,她又有了一个猜测,忍不住问道:“不会还在大理寺里忙活吧?”
仆妇端上茶水,笑道:“那倒是没有。”
沈夫人松了一口气,不是她平白无故有这么个猜测,主要是每回砚哥儿去兄长嫂子墓地上一趟,回头便会一头扎进书房/大理寺里。
策哥儿也不是头回去寻,好两次就被逮住,也一并扣押在书房/大理寺里了。
至于扣押时间,少则半日一日,多则三日五日。
沈夫人接过茶盏,悠闲自在地抿了一口,说道:“姑太太一走,这屋里的茶水都喝着分外沁人。”
把小姑子扫地出门,她也终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