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3(1 / 2)

加入书签

人像是从地缝里钻出来的。

李文宿听小厮说过小道消息,据说这位状元曾为胥吏,在大理寺任职多时。

他听到这等消息,只觉得可笑,谁家学子会放着大好前途不管,跑去做那胥吏?也不怕贻笑大方?

李文宿思绪转动,又觉得这不失为话题,便想借此开口与沈砚拉近关系。

正当他准备开口时,便见沈砚双眼放光,双手端起一碗汤来细细品尝,喝了一口又一口。

那亮晶晶的眼神,简直像是走在荒漠里的旅人头回看到绿洲一般。

李文宿思绪一顿,下意识垂首看向摆在面前的那一盅汤,这一看他顿时愣住:你还别说,你还真别说!这汤嗅起来甚是诱人!

第127章

再诱人,也不用这般作态。

李文宿暗暗腹诽,只是眼角余光瞥着沈砚的动作,眼见沈砚满眼温情,端着小碗一勺一勺细细品尝,他的喉结也不自觉地滚了滚。

真……就那么好喝?

李文宿生出些许好奇心,再次将目光转向那一盅汤上,细细观察。盅内食材层次分明,裹着金黄汤汁的鰒鱼卧在顶端,褐色的海参饱满肥硕,想来已是吸饱汤汁,烁烁生辉的鸽蛋圆润如珠,还有油亮的瑶柱,炖至软烂的花胶。

每样食材都裹着油润光泽,看着极为丰腴诱人。

可对于衙内出身的李文宿来说,此间食材也是常见之物,激不起他多少食欲来。

他想到这里,不免心生疑问,莫非身边的沈砚出身落魄,故而受不了这奢侈食材的诱惑?

想了想,李文宿又哑然失笑,这些食材虽是上等,但前面种种菜品哪一道不是上等?便是一道看似普通的鹅脯,味道皆是奇妙非常,也不知道是用多少珍惜食材炖煮而成,只保留了鹅脯在前展现。

相比较之下,这道福寿全便显得过于直白浮夸,教人不禁低看一眼。

李文宿又瞥了一眼沈砚,见他喝得心满意足,万事不愁的架势,愈发心中称奇。

他不再多想,舀起一勺送进嘴里。入口的瞬间,逼人的醇香教李文宿眼皮一跳,顿时露出惊色,紧接着金灿灿的汤汁醇厚粘稠,鲜美至极的味道如一道闪电直扑天灵盖,瞬间冲破味蕾的大门。

李文宿手指一颤,汤勺险些落下。他几乎用尽浑身力气,咬住口中软肉,方才克制住惊呼出声的冲动。

坐在远处的人可能注意不到,可坐在下首的另一名进士却是注意到了。他扫了一眼身体紧绷,瞳孔震颤,愣了半响开始疯狂扫荡的李文宿,眼里的问号都快流淌出来。

“李兄!李……兄?”这人低呼两声,简直怀疑这盅汤中下了迷魂药,否则怎能让李文宿沉迷其中?

他明知道自己不应该尝试的,但他实在忍不住!很快这人尝试着伸出手,舀起一勺尝一尝……尝一尝……尝一尝……

宛如葫芦娃救爷爷,进士们一个接一个往那满是诱惑的圈套里钻,沉迷其中难已自拔。

沈砚困惑地看向下方,看着诸人竟是埋首苦吃,完全没注意诸人官人话语的样子,不自觉地皱了皱眉:不像话啊,不像话!

端坐在上首的圣人也注意到这一幕,暗暗点了点头。比起一帮不清楚沈砚的进士,他对沈砚却甚是了解,颇有赏识:能为父母祸事甘愿放下前途,一门心思寻觅真相,此乃孝;能寻觅出真相以后,不以私心直接报复,反沉着冷静挖出更多内情,将其与同党隐私尽数上呈治罪,此乃忠。

如今更是一举成为省元,而后又被自己钦点为状元,其才华横溢,出类拔萃。

再看刚刚的表现,更是端庄有礼,直让圣人越看越是满意。

他心里本有心思,时下更敲定打算,待琼林宴结束,次日待进士们汇聚一堂,便见宦官手持圣旨而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临御天下,求贤若渴,思得俊才以佐治道……新及第进士第一人沈砚学识渊博,品行端方,更在大理寺历练多时,特授刑部员外郎;第二人李文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