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1 / 2)

加入书签

后点头了。

十四是她的孩子,十一死了,但是十公主还在太学,离得远些也安全些。

李暮歌又对良嫔行了一礼,离开了。

路上,李暮歌自嘲似得笑了笑,读过原著的她,明知道答案是什么,还非要问一嘴干什么呢?

李易曲和李暮歌都是良嫔的女儿,可人十指有长有短,爱自然也有轻有重。

对上李易曲时,李暮歌永远是被良嫔放弃的那个选项。

良嫔会为原身的死哭泣伤心,却也仅此而已。

若是死的人是六公主,良嫔会不计一切代价为六公主复仇,小说里,良嫔就是这么做得。

李暮歌记得还有一些读者说,良嫔不是厚此薄彼,是她原本还剩一个孩子,后来两个孩子都没了,才会豁出去了。

对于这些言论,李暮歌嗤之以鼻,良嫔只是孩子没了,不是全家都没了,她怎么可能因为没了孩子,豁出去玩九族消消乐!

是因为李易曲是良嫔的心头肉,有人挖了她的心头肉,她才会发疯,才会不管不顾。

那对于荣阳公主来说,谁才是她的心头肉,能让她豁出性命去造反呢?

一个十一皇子,显然不足以平复李暮歌的怨恨,今日刀已出鞘,定要多带走几个人头,才能收手。

李暮歌记得,小说里不止一次提过,荣阳公主十分看重外祖家。

第10章

荣阳公主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她的弱点正是她的外祖家,但是她的弱点并不是很好解决。

镇国将军府凌家,是开国功臣之后,在大庄建国百余年的时间里,一直镇守边关,祖祖辈辈全都是边关大将,对李氏皇族忠心耿耿,深受皇帝信赖。

皇帝李麒做人上问题很多,他不是个好父亲,更不是个好丈夫,但在做皇帝这件事上,他还是有几分本事的,他不会无缘无故杀害忠良。

李暮歌想,盛天皇帝登上皇位的过程过于艰难,登上皇位后的盛天皇帝想要成为世人眼中的明主,因此她舍弃了人性温暖的一面。为了能从盛天皇帝手中接过皇位,李麒尽量学习盛天皇帝,不管好的坏的统统都学了。

盛天皇帝塑造了李麒的骨与肉,同时赋予他狠心的品质,让他在面对权力和情感时,往往会做出有利于权力的选择,而舍弃身为人的一部分情感。

纵观历史,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都会被同一件事触怒,那就是身为皇帝的权柄,被臣子夺取。

有的皇帝念及君臣情分,对臣子忍耐一二,有的皇帝则是十足狠心,压根不会想昔日情分,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只要翻脸,立马动手杀人。

分析李麒的成长环境和他处理十一皇子的方式,李暮歌大胆猜测,李麒是后者。

但猜想不能作为实证,她还需要确认,李麒究竟是哪一类人。

正好,昔日霸凌原主的恶人还没死绝,还有一个躺在华景宫里高烧昏迷,人事不知。

李暮歌走回春和宫时,脑子里已经有了下一次动手的念头。

那个在水里潜伏,打算用水要她命的刺客,短时间内不会用同样的法子杀她,若后宫连着两名皇嗣溺亡,皇帝肯定会细查。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李暮歌一睁眼就起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