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5(2 / 2)

加入书签

等皇帝吃完丹药,立马开始去批阅奏折,以往他坐一会儿就会没精神,现在他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批改半天都不会累。

皇帝并不是什么勤快性子,批了一会儿心烦了,他就不批了,而是大白天就往后宫走,去寻那些新进宫不久的妃子玩乐。

有事找他的朝臣,竟没法第一时间找到他。

新任工部尚书卫勤想要找皇帝说一下两日大雪的事情,今晨有一些县城上报,说两日大雪,有些村子没了声响,可能是遭了雪灾,需得修葺房屋,安置灾民。

卫勤想要派一批人去长宁四周看看情况是否属实,严不严重,结果愣是没找到皇帝人在哪儿。

回头一问,得知皇帝去后宫了,还是去了覃家前段时间送入宫的那位娘娘宫中,他只好去找时任中书舍人的肃国公覃昌。

覃昌知道此事后,很快就帮卫勤写了公文,盖了他的章,让卫勤直接去安排人手。

按理说这是覃昌越权,但大庄嘛,这种事情很正常,所以卫勤拿到公文后,就没去找皇帝了。

他只是隐晦提醒覃昌道:“肃国公,陛下往日从不会白日往后宫里跑,这事儿若是让御史台的大人们知道,恐会给覃嫔娘娘带去麻烦,还请肃国公多多劝一劝陛下。”

御史大夫看不惯皇帝的行为,不会直接弹劾皇帝,而是会弹劾跟皇帝一起胡闹的人。

只要皇帝一点儿都不听劝,不改其荒唐行为,才会弹劾到皇帝头上。

卫勤也是好心,那位覃嫔娘娘若真是被弹劾了,属实是无妄之灾。

覃昌点头,接下卫勤的好意,他面带无奈地说:“虽说是如此,但咱们这位陛下可从不是个听劝的性子。”

卫勤闻言苦笑连连,说了声确实如此,便不再多言,拿着公文离开了。

第65章

天亮后, 长宁城很快就恢复了平日里的热闹喧嚣,大雪并没有影响百姓们的生活,李暮歌从街上走过, 不消片刻, 手里就多了一些小玩意。

全都是街边小摊上卖的,多是些编织品,小篮子小玩具, 还有一些瞧着很简单质朴,但很有巧思的小首饰。

花不了几个钱, 但是会让人心情变得愉悦很多。

李暮歌将这些小东西交给身后跟着她的侍女,她从宫里出来后,不光将原本春和宫的人都带了出来, 还将梧桐殿里那一批人都带走了,现在跟着她的人叫锦瑟。

锦瑟有个姐姐叫锦弦,姐妹俩之前和李暮歌还有过几面之缘, 之前就是她们俩在春和宫埋伏, 将半夜刺杀李暮歌的刺客拿下。

姐妹俩别的本事没有,单单是有一身好功夫, 行走在外带着她们俩,安全感十足。

“拿着,回去后分给那些新买来的奴婢吧。”

李暮歌这段时间还买了一些年纪小的奴仆, 按理说她身为公主, 应该用宫里的奴隶,但是她担心有人在宫中奴隶里安插人手,最后还是选择自己买一批。

全都是已经无父无母的孤儿,家里不要了扔出来,五六岁居多。

这个年纪的小孩, 能干一点儿事情,但能做的不多,因为要长身体所以吃得不少,很多贫苦人家的孩子在没了父母后,都会在这个年纪被卖出去。

男孩居多。

因为女孩子再养两年可以卖给鳏夫,卖到青楼楚馆,哪个路子都比卖到普通人牙子那里赚得多,穷人不会做买卖,但知道钱多钱少,能算出账来。

想到这儿,李暮歌心情变得不太好。

她真是讨厌古代,世家大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