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0(2 / 2)
颜士玉能想到法子,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办法比现在的局势要强。
但她无论怎么推算,都觉得这些办法,不可能安安稳稳地铺开,甚至可能连长宁城都走不出去,就被那些大世家给拦下来了。
大庄建国两百年,这两百年间,每一任皇帝在位的时候,都想过要遏制世家的发展,想过要将世家手里的土地夺回来。
但说来讽刺,除了现在李暮歌掌权的当下外,没有一个皇帝夺回过大片土地。
而李暮歌之所以能够夺回大片土地,还是因为夺嫡之争,有很多世家在此期间押宝失败,败了,连带着家族也败落了。
后来更是出了西北的事情,凌家和杨家的地,算是拿了回来。
可惜对于整个世家群体来说,光这么几家,称得上杯水车薪。
根本无法根治眼下的乱局。
李暮歌有时候都会想,每一个皇帝都生那么多孩子,还任由孩子夺嫡,争取朝堂上大世家的支持,是不是就是为了,实现赢家通吃的局面。
赢了的人,可以将那些输了的世家,也吞吃掉。
但这种方法其实危险性极高,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养出来一个超级大世家。
所以李暮歌的想法只能说是她自己想多了,皇帝就是纯纯控制不住自己,同时又很不是人,喜欢把孩子当蛊养。
“再难,总也得办,大庄的情况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好,后世人肯定会说,眼下是盛世,可盛世的花团锦簇之下,是腐烂的枯枝,是恶臭的土壤。”
李暮歌侧过头去,看向花厅外那一盆盆开得正艳的花儿。
她继续意有所指地说:“况且,花只会开一季,等过了季节后,等待它们的是万物死寂的冬日,入冬之前不做准备,它们全都会死。”
李暮歌很担心入冬的问题,因为不光去年冬天有雪灾,这些年来,冬天是一年比一年冷了。
连带着全年的温度都在下降,李暮歌很担心是小冰河时期快到了。
算一算时间,上一次灾厄频频,民不聊生的时间,是前朝立国之前,四百多年前了。
这个书中的世界,完全是以现实世界作为模版,那么小冰河时期的大概规律,应该也大差不差。
一旦进入小冰河时期,粮食减产,温度下降,人口减少,死者多,恐生瘟疫,疫病让人死得更多,资源变少,人们就会开始形成许多小团体,然后战争开始,各方掠夺资源过活。
李暮歌几乎能预见接下来的人间惨状。
土地改革势在必行,高产的粮种,抗寒的棉花,更好的建房材料,更高效的取暖燃料等等,全都得铺开。
李暮歌之前急,其实也有一部分这个原因在,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见了太多太多,她很担心未来。
颜士玉不知道小冰河时期的存在,但她从李暮歌口中,听到了李暮歌对冬日的恐惧。
想想去年冬天的雪灾,颜士玉也心有余悸。
她有些愧疚地低下头,说道:“是臣思虑不周,百姓度日艰难,情况已然到了不变则亡的地步,臣竟还想着世家不允,殿下,臣愿为殿下马前卒,上奏土地改制一事!”
科举改制是润物细无声的转变,土地改制则是翻天覆地的大动静。
颜士玉如果成了那个倡导土地改制的人,她会成为世家的敌人,她生前死后都得不到安宁。
历史上那些主导改革土地的狠人,没有一个得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