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4(2 / 2)

加入书签

“行,你想怎么来都行,反正,寸草不生,对了,底子清白的奴隶和佃户可以留下。”

只要不是满脑子愚忠的奴隶和蠢得要命的佃户,其余识相的都可以留下,李暮歌还是很想留点儿人口的。

“是!末将遵命!”

宋木槿拱手一拜,目光落在那些奏折上。

“殿下,奏折可是明日要于早朝上,呈给诸位大臣?”

之前李暮歌将大臣们互相弹劾使用文字抗旨的奏折全都抬到了紫薇殿上,让那些大臣自己看。

奏折是匿名,内容,李暮歌也让人重新抄写过,没法从笔迹上分辨是谁在弹劾谁。

但那些大臣中害人的心中有数,被害的也心里有数。

这一招用过后,诬陷为主的弹劾折子一下子变少了,剩下的是真违背旨意的人。

李暮歌挑出情节较轻的,从宽处理,明知故犯的则从严处理,顺手处置了好几个不服管教,心中藏有大逆不道想法的人。

宋木槿想,这些记载贪赃枉法证据的奏折搬到紫薇殿上,估计能和之前的奏折起到一样的作用,可以敲山震虎。

李暮歌摇摇头,“你拿纸笔记下地方和人名,到时候一个个找上门去即可,这些奏折放在孤这儿,你处置完一地大族,孤便会拿出来一张奏折,读给那些大臣听。”

她动那些世家大族都有理有据,只要朝堂上的大臣不想公开跟她对着干,就不会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还跟她逼逼赖赖。

真要是有那种人,李暮歌更高兴,大权在握的储君,不能大开杀戒,但杀一家还是可以的。

“末将遵命!”

宋木槿接下命令,当即离开,直奔城外军营。

她明白了,这是殿下给她一个练兵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考验,她必当全力以赴,让殿下满意!

随着宫人和各地方大臣的述职结束,朝中气氛紧张了好几日。

不少大臣都很担心,工程出问题,被那些宫人告到李暮歌处,李暮歌大发雷霆。

没想到几日过去,朝中风平浪静,好像什么都不曾发生。

不少大臣因此松了口气,暗道自家亲戚还算有眼力见,知道这次殿下动真格,所以没有伸手去贪。

这就对了,殿下总不能每一次都盯得这样紧,留得青山在,日后肯定还能拿好处。

在那些大臣恢复平日里的悠闲自得时,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城镇外,大族的坞壁冒出冲天的火光,喊杀声不断,一日一夜后,横尸遍野。

宋木槿咬牙自己包扎好胳膊上的一道伤,那是一个忠仆伪装归顺,随后给了她一刀。

要不是她躲得快,这一刀肯定更深,甚至可能会伤及筋骨,而非现在的皮肉伤。

“将军,属下已将那仆从枭首示众,头颅悬挂在城门上,叫其余佃户奴隶前去观看,以儆效尤。”

从屋外走入一个身材高大的女子,这是宋木槿的副将,从西南选上来的精兵刘石英。

刘石英原本是姜芝林的亲卫,她在军中品级不低,且立了不少战功,原本她瞧不上宋木槿,后来跟宋木槿过招几次后,又被宋木槿拉着读了几天书,心服口服了。

刘石英最怕读书,她那个脑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看得进兵书,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她看一页就犯困。

得知宋木槿科举中了进士后,她一下子就对宋木槿肃然起敬了。

“嗯,做得不错,这户人家的尸体都在吧?”

“除了前些日子外出的五人外,其余全都在,属下已经命人将尸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