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1(2 / 2)

加入书签

宁泽世不太放心, 想跟着宁疏白一起去见宫里的储君。

“胡闹, 那是太子,你还不放心太子不成?还有,别喊我父亲,这里是国子监,休要攀亲带故, 你现在该去处理各地院试的事情,别在这儿傻站着了。”

宁疏白听出宁泽世口中对李暮歌的不信任,当即横眉冷对,连刚刚的口误都特意挑出来,骂了宁泽世一句。

宁泽世被劈头盖脸一顿挑刺,心知自己刚刚的话惹了父亲不满,不敢多说,拱手下去了。

他和李暮歌在私底下的接触更多,按理说,宁泽世应该是更信任李暮歌的人。

可自打这位外甥女坐上那个位置后,宁泽世是越来越看不透对方了,尤其是最近外头频频出现的世家被灭门之事,宁泽世猜测正是储君手笔。

若是储君厌恶世家,那宁家能得什么好?

国子监之中,父子两人都在职,在储君眼里,会不会觉得,国子监已经成了宁家的一言堂,宁家也触犯了储君的底线。

宁泽世不知道,他只是担心,担心宁家会被卷入这场对世家的清算之中。

宁疏白就是看出了宁泽世在这点上对李暮歌的不信任,才会那么生气。

宁家是储君的外家,以前宁家没有支持储君登基,已经犯下大错,现在还去怀疑储君,若是让殿下知道,殿下会伤心。

本来打算放过宁家一马,这下也不想放了。

宁疏白很快就入宫来,见到李暮歌,他就像是平常在早朝上似得,恭恭敬敬行礼,道:“老臣见过殿下,殿下万安。”

“宁祭酒免礼,赐座。”

“谢殿下。”

常规见面流程走完,李暮歌也不多啰嗦,直接跟宁疏白说起了她的打算。

她要在长宁,开一个农学院,就跟国子监的国学等学科一样,分出来一个农学。

“这……老臣愚钝,还请殿下明示,农学一说,是要让学子们去学如何种地吗?”

宁疏白实在是想不出来农学是怎么教学,别的老师在宽敞明亮的学堂教导学子读书,农学难道要单独开一块地出来,然后老师和学生们都站在大太阳底下,脚踩泥土,手拿秧苗,随时准备开始种地?

“这样说也不错,确实也要让学子们学会怎么种地,不光要学种地,还要学会怎么更好的种地。”

李暮歌对农学的了解程度也不是很深,她就是一个文科生,成天捧着书本在那里读读背背,跟农学挨不到边儿。

但她大概知道,农学要学什么。

后世的学习理念,放在如今,是绝对先进的教育制度。

“老臣倒是常闻有农书,其上总结老农经验,著成书册,教育读书人不能忘却农桑,可种地一事,关乎天时地利人和,单凭几句话,如何能够说清楚其中真理,教导学子的老师,难道要请乡下田间的老农来?”

宁疏白倒不是对那些农民有什么意见,主要是大部分读书人,心高气傲,出身寒门的老师,他们有时候都会在心里暗暗瞧不起,出身更低的百姓,他们估计会直接不去上课。

届时,会出乱子。

“并非如此,之前孤从国子监带走的学子,如今已经学有所成,正适合做教书育人的事儿,而他们的学生,就从那些不打算走科举路子入官场的学子里选吧,日后天下用得着他们的时候,多了去了。”

殿下从国子监带走的学子?

宁疏白闻言想起了那一批特殊的学生,之前那些学生离开国子监的时候,全是由宁泽世安排,他知晓后,还骂了儿子一顿,说儿子这是毁人前程,日后会遭人记恨。

儿子说,殿下上门要人,他们总不好将学子都拽住,不给殿下面子。

况且那些学子当时都点头了。

宁疏白当时想着,那些学子此刻点头,不代表日后不会后悔,等他们发现自己昔日同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