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3(1 / 2)

加入书签

是不知道今年宫里还会不会设年宴,去年除夕宴上发生的事情,想必如今朝中大臣们历历在目。

真要是举办除夕宴,肯定没多少过年的喜庆,只有提心吊胆,生怕自己没了小命的担心。

“欸,温少卿稍候,有件事,在下想要问问少卿。”

颜士玉见人要溜,赶紧叫住。

“颜侍郎请讲。”

“是商业街的事情,殿下当初说商业街就如东西市一般,是将商家聚拢在一处,买卖东西的场所,但长宁城外,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的集市,而且殿下还说,要适当减免商税,鼓励商人前来开店,有关律法,在下实在是不敢随意改动。”

商业街的事情,温崇文多少知道一点儿。

这事儿是太子安排下来,专门叫颜士玉来办的,市舶司的人也跟着颜士玉来了好几个,温崇文不敢瞎打听。

没想到这里头还有他的事儿。

“改动律法,重拟商税条例,这些事情,颜侍郎应该去问问刘侍郎。”

刑部对律法的了解,比他这个大理寺少卿要强得多,而且刑部能直接上奏,请求改动律法。

不过只适用于一处商业街的条例,估计都不用多费事,刘仲敬一句话,刑部那边就会通过,殿下没意见,就能直接实行了。

综上所言,找刘仲敬更好。

颜士玉岂会不知找刘仲敬最合适,但是刘仲敬这个人,他特别的迂腐。

对,迂腐,很难想象,一个做官做到一部侍郎的人,竟然会被颜士玉说是迂腐。

这个迂腐不是体现在刘仲敬不喜女官,或看不上女官,他是从盛天时期长成的学子,对女官接受良好。

他的迂腐,单独针对律法。

说到这儿,颜士玉对着温崇文大吐苦水。

她说:“此前去寻过刘侍郎,他硬说商贾之人狡猾,最喜欺软怕硬,说如今的商税已经十分优待他们,更改为更有利于他们的商税,恐怕平民百姓会没有丝毫出头之日。”

温崇文闻言,迟疑地点点头:“刘侍郎所言,倒是有几分道理。”

“有什么道理啊,商业街上的铺子本来就不是让平民百姓去开得,就算商税再低,和百姓也无关,附近的大商贾迟早会过来,那些店铺与地段,轮不到平民百姓来买。”

温崇文又点了点头,说:“颜侍郎所言不错,那些店铺价格昂贵,普通百姓根本承担不起租子。”

“像是商业街的条例,本来就是可以随时更改,现在的情况就好比是安置流民,面前都是荒地,若是不许出去三年免租,地归其所有,流民岂会去垦荒种地呢?”

温崇文再次点头,直言:“颜侍郎说得极是,需得给出好处,才能让那些大商贾尽快入驻。”

颜士玉都想握住温崇文的手,晃一晃了。

温少卿懂我啊!

“所以你说刘侍郎是不是太迂腐固执了些?先定个优惠商贾的条例,等那些商贾在此聚集落脚,生意好起来,咱们再改回来不就得了?那些商贾全都过来,能给附近百姓省多少事啊!新安县本就四通八达,届时百姓们不必出城,就能买到来自天南地北的物品,价格还会比以前便宜许多。”

温崇文重重点头,“对,此举是双方利好,颜侍郎刚刚说的话,可与刘侍郎说过了?”

“说了,一次不差。”颜士玉叉腰吸了口气,又吐出去,这才头疼地说道:“可他就是油盐不进,说商贾会联起手来,坑害百姓,商税低物价高,到头来还是百姓吃亏。”

“刘侍郎的顾虑,也不无道理,商人重利,他们只会逐利,不会为民着想,颜侍郎可有法子制止此类事情发生?”

“那还不简单,谁敢哄抬物价,就砍了谁!”

此言一出,温崇文表情一僵,不仅表情僵住,他浑身都僵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