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1 / 2)
恩的事情,李乐景说起了另一件事,也是她今日求见李暮歌的主要原因。
她想要显微镜。
“现在显微镜制造出来后,不是被搬到农学院,就是被搬到太医院,理慧知晓,无论是治病救人还是改良粮种使粮食增产,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现在科研司至今只有臣姐做出来的第一版显微镜,这也太……”
李乐景是真抢不过太医和那群一心研究粮种的农学生,她只能来求李暮歌了。
李暮歌还以为是什么事。
她没有直接答应李乐景的请求,而是问道:“科研司现在几个人了?”
科研司是之前李暮歌给李乐景画得饼,大概就是说,李乐景研究出点儿东西后,她就可以给李乐景划个场地,给她一点儿去吏部选人的特权,选几个与她同样拥有这方面才学的臣子,一起搞研究。
科研司挂在工部之下,又独立在工部之外,是一个先前只存在于口头上的部门。
如今,李乐景直接拿科研司作为借口,要显微镜了,那就说明,李乐景找到合适的人加入科研司了。
李乐景不太好意思地笑了笑,伸出了两根手指,比了个耶。
“回陛下,只有两人。”
“算上你,只有两人?”
李暮歌震惊,这么久了,合着就招着一个人吗?
事实比李暮歌想得要好一点儿,李乐景连忙解释:“不不不!是单独的两人,是一对赵姓姐妹。”
“赵?西北的赵?”
李暮歌想到了之前跟西北凌家混在一起,还要造反的赵家。
盛天皇帝的外家,虽是旁系,但似乎一直以来都存有野心。
凌家被灭后,赵家又死了一批人,没想到还有血脉在世。
这些大世家真是家大业大,族人多到杀不完。
“是赵家,但和西北的赵家没什么关系了,现在是寒门,那对姐妹是此次科考考上的进士,陛下既然点了她们为进士,想来,应是不在意她们的出身吧?”
李乐景见李暮歌反问,心里发虚,赵氏姐妹的出身确实是个问题。
她此前没有主动同陛下说明,就是怕因为身份,错过这两个人才。
而赵氏姐妹好好的官不当,跑来给她打下手,做影儿都没有的科研司的官员,也是因为她们的姓氏。
顶着赵姓,她们在朝廷中的前途并不明亮。
李暮歌眯了眯眼,想起了那对赵姓姐妹。
“你可知,以她们姐妹的学识,只是进士,其实名次低了,是因为她们的出身,她们才只是进士。”
穆九榕为什么会是状元?难道是因为她一个人,压了所有世家出身的学子一头吗?
当然不是,穆九榕确实很厉害,可世家培养出来的人也不是吃干饭的,怎么可能与穆九榕差距那么大。
李暮歌点穆九榕为状元,是因为她是庶民,她有意提拔庶民。
相对应的,世家学子名次低,也不代表水平差,只是因为出身而已。
赵氏姐妹同样是因为出身,导致名次较低。
“臣知晓,但今有贤才,弃之不用实在可惜,陛下想来也是如此想,才点她们姐妹二人为进士,准许她们入朝为官的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