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6(2 / 2)

加入书签

就是不知道,这东西的制作成本,比之弩如何?

屈端这样想,便直接开口问覃宁谧了。

覃宁谧回想了一下李乐景的原话,说道:“批量制作的话,成本和弩差不多,其实在战场上没有特别大的使用空间,不如铺天盖地一起射箭来得轻松。”

在战场上,对面密密麻麻都是敌人,而己方全都是普通士兵的情况下,给每一个士兵配置弓箭,在距离没有拉近时,统一放箭,威力最大,也最简单。

弓箭的制造成本比弩和火铳都低,同时,对士兵素质的要求也低。

弩和火铳比较看重精准度,制作成本高,就代表它不能在战场上随意浪费,最好做到一下一个敌人,大部分士兵做不到这一点,给普通士兵弩或火铳,可能还没有弓箭的杀伤力大。

李暮歌闻言并不失望,她放下火铳,侧过头看见了屈端脸上没有掩饰的失望,笑道:“屈将军看起来对火铳寄予厚望啊。”

屈端没有否认,反而大方点头道:“陛下有所不知,此物动静极大,威力更是巨大,它那里头的东西,打在人身上会炸开,用在战场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屈端说完,又给李暮歌详细解释了一下。

大概的意思是说,此物在对付骑兵时会有奇效,人可以适应火铳的巨大响声,畜生可没那么快适应,在战场上,马匹一旦受惊,会造成很大的混乱。

不光是针对骑兵,还有在战场上驰骋的战车,一切需要畜生拉动的东西,都会受到火铳影响。

“想法不错,但它现在还是太基础了。”

李暮歌当然知道火器对马匹的影响有多大,可光凭火铳不行。

马很聪明,经过训练后,火铳那点儿类似于炮仗炸开的响声,不可能造成马儿大范围恐慌。

想要做到哪一点,唯有大炮。

李暮歌确定了,在李乐景发明出大炮之前,她不会让李乐景回来的。

希望她的好十三姐,能给她创造出更多奇迹。

李乐景今年才十七,正是外出闯荡的年纪,在外面多待几年又怎么了?

第二年,李乐景搞出了大炮,拿大炮轰走了那群胡族的骑兵,苏星月领骑兵三千追击,一路追到胡国王庭,攻破胡族王庭,至此,这场对外战争才算圆满落幕。

草原之上,飘荡起绣有“庄”字的旗帜。

西北军大获全胜,苏星月领胡国王族入长宁,连同胡国的土地,一同献给复盛帝李暮歌。

第99章

西北大捷, 自是喜事一件。

关键是,这次打完之后,短时间里可以一劳永逸了。

苏星月直接将那一片胡国的土地都给打下来了。

胡国, 算是灭国了!

这是何等壮举, 等日后记载史书之上,荣耀加身的不止是苏星月一人,连同这两年期间, 为此战贡献颇多的所有人,都能在历史书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想到自己名留青史了, 此战之中出力的官员,全都乐得合不拢嘴。

就连那些一直以来对苏星月意见颇深的主和派,此刻一想到苏星月凯旋而归, 都会露出由衷的笑来。

一来是为终于不必再打仗而开心,二来则是想着,大庄平定四方, 日后自己只需好好干, 总有能留下名字的那一天。

哪个文臣能拒绝青史留名啊!正如没有皇帝能够拒绝开疆拓土一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