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8(1 / 2)

加入书签

出这么多钱来,简直财大气粗到没人性。

前来捐款的百姓挺多,但是他们加起来捐赠的款项,都没有一个大富商多,可见贫富差距有多大。

颜士玉带着捐赠账簿以及一肚子话进了宫,她将自己的发现跟李暮歌说了一下,李暮歌没有任何反应。

多正常啊,现代贫富差距都那么大,到了庶民没有人权的古代,这个贫富差距只会更大。

长宁城的百姓已经算过得很好了,外头那些穷困之地,贫富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

“这次你做得很好,如果不是你这个法子,那些世家富商,他们就算是让药材柴火,金银细软烂在自家的仓库里,也绝对不会拿出来一部分,送到北地去赈灾。”

李暮歌合上她越看杀心越重的账簿,真心地赞扬了一番。

颜士玉的脑子转的确实快,如此一来,民间和朝堂之上,都会十分重视北地的灾情,她之后再提修铁路,以便更好的运输物资到北地,应该不会有那么多人反对了。

毕竟被浪费的物资,有一部分就是他们自己捐赠的善款。

浪费朝廷的钱,他们不会有多心疼,浪费自己的钱,肯定会多想想。

哪怕那些钱都已经捐出去了,他们照样会打心底觉得,不应该浪费。

“而且,你这次让百姓参加捐赠,实在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李暮歌之前一直没有正视过民间的力量,因为民间此前压根没有一点儿力量。

士农工商的阶级社会,将底层人牢牢压制在底层,剥夺了他们的一切资源,让他们难以翻身。

庶民连大字都不识一个,他们不光没法在朝堂上发出声音,更没法参与任何有关他们权益的政策的制定。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句话里,压根没有最底层,人数最多的百姓的半分影子。

而今,那些百姓借由自身的善良,登上了政治舞台。

“陛下,此言何意?”

颜士玉没听懂李暮歌的意思。

李暮歌笑道:“刚说了你聪明,你就笨了。”

“臣确实愚钝,还请陛下解惑。”颜士玉被骂笨也没生气,她没明白陛下的意思,确实是有些愚笨。

李暮歌摇摇头:“只是开个玩笑,朕之肱骨若是愚笨,那满天下还有聪颖之人吗?你可知,自此之前,天下人从未正视过庶民的力量,这个数字,分到单独一人身上,确实不算多,可聚拢起来,也不容小觑了,等北地的人知道,这些物资里,有一部分出自与他们同样出身,同样朝不保夕的庶民之手,你说,他们会怎么想?”

朝廷和世家大族之人的援手,其实并不会令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有多大的感激。

不是说完全不感激,只是感激之中,少不了觉得理所应当的人,甚至于还会有人犹不知足,拿着物资也不会说朝廷与世家一句好话。

这很正常,朝廷就是在行使职责,赈灾银两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而世家,本质上和朝廷差不多,若是世家冷眼旁观,不管不顾,那才叫做冷硬心肠,不是东西。

百姓不同。

百姓的钱直接用在百姓身上,是恻隐之心,是真诚而纯粹的善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