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1 / 2)

加入书签

秘密。长顺不胜感激,把一袋沉甸甸的荷包递到掌院跟前,掌院不差这三瓜两枣,连连拒绝。

过了午时,秦大夫便到了欣春苑,秦太医给陆长易问完脉后,很是沉默了一会儿,他沉吟片刻,低声道:“世子脉象虚浮,肾气不足,断不能急于人伦。”

太医有自己的准则,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把话说死,秦太医提笔写了一个方子,温声对陆长易道:“世子且慢慢调理,半旬之后老夫再来给您诊脉。”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世人总能一眼就瞧出旁人的症结,可若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只要见到一点希冀,就仿佛已然要成功一样。

听了秦太医的话,陆长易和姜姝都十分高兴,姜姝亲自给陆长易煎了药,正要伺候他喝药,方玉掀开门帘进了屋。

方玉是赵氏拨给姜姝的大丫鬟,训练有素,端得是四平八稳。

方玉躬身向姜姝行了礼,开口说道:“二奶奶,夫人传话过来,道待您操持完明日的宴会,以后便无需再到宴西堂学习管家了。”

方玉的话犹如晴天霹雳,打了姜姝个措手不及。管家理事是宗妇的分内事,她在信阳侯府原就没有威信,若不会管家,以后还怎么立足。

姜姝从未求陆长易做过什么,这次却不由把目光投向陆长易,低声说道:“世子,我出身低微、才疏学浅,并没有安身立命的本事。

原想好生学习管家的技艺为母亲分忧,现下母亲却不让我学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只要母亲开口,我绝对会改。

世子,您能不能给我说说情,让我继续学习管家的技艺,我是您的妻子,总要外出交际的,日日缩在这院墙内像什么话。”

陆长易定定地瞧着姜姝,神色平静,毫无波澜:“你不要忧心,我明日便去寻母亲给你说情。我身子不好,已然亏待了你,旁的方面总要让称心如意。”

姜姝感动不已,把陆长易扶到拔步床上,给他擦拭完身子以后,才忍着暑夏的热气进入梦乡。

很快就到了十五,信阳侯府大摆宴席,门外的马车足足占了一条街,姜家的马车混迹其中,越发显得寒酸。

姜姝拿着对牌给下人分派活计,忙活了大半个时辰才腾出空闲。她招手唤来珠儿,低声问道:“杨氏和姜然可还安分?”

珠儿道:“侯府的席面阔绰,山上跑的、水里游、天上飞的应有尽有,二小姐现下的心思都在席面上,倒是没有出什么幺蛾子。”

“太太倒是东看西看的,想要跟人交际,奈何旁人瞧不上她的做派,并没有人愿意跟她说话。”

姜姝点点头,却并没有放松警惕:“杨氏今日必然有所图,一定要把她盯紧了。”

珠儿道是,复又行到前厅。

信阳侯府气派非凡,后花园更是遍植奇花异草、远近闻名,女客吃完席以后,由侯夫人引着,前往后花园赏花。

一行人一边散步一边赏景,杨氏和姜然混迹其中,倒是没有什么人注意她俩。

行到春风亭的时候,丫鬟青玉悄悄闪到杨氏身边,凑到她耳边低语几句。杨氏勾勾唇角,转而拉住姜然的衣袖轻轻扯动。姜然会意,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

这时,赵氏又带

着众人往前走,约莫行了百米,忽听姜然“呀”了一声,姜然故作腼腆地笑了笑,抬手摸向自己的耳朵,低声道:“我的耳坠子不见了,约莫是用膳的时候落到了厢房。”

姜然的左耳上尚戴着一只红珊瑚耳坠,右耳已空空如也。

耳坠子不值什么,但闺阁女子的贴身物品若落到有心人手中,便是大大的不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