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3(1 / 2)

加入书签

面给姜姝敷药,一面嘟囔。所幸金疮药药效好,黄豆大的一粒,涂到伤口上就止了血。

涂好药,珠儿用棉布把姜姝的伤口裹住,低声道:“叶侍讲待您固然情深义重,可也不值得您以命相搏,您的簪子要是刺得再深一些,以后怕是连叶侍讲的面都见不着了。”

姜姝知道杨照月不会枉顾她的性命,刺自己的时候收着力道,虽流了一些血,到底只是皮外伤。

她温声安慰珠儿:“你不要担心,我有分寸的。”

姜姝站起身,看向铜镜,脖子上那圈棉布白生生的,格外扎眼。她拿了一条风领围在脖子上,又对着铜镜看了看,见没有纰漏,就让珠儿拎着灯笼和她一起出了门。

明日就是姜姝的婚期,信阳侯府悬灯结彩,热闹非凡,唯有宴西堂寂静无声。

姜姝进门的时候,周嬷嬷正在檐下喂百灵鸟,周嬷嬷是个周全人,并不好奇姜姝白日进宫做了什么。只一心缓和姜姝和赵氏的关系。

她冲着姜姝会心一笑,随即放下手中的鸟食,温声道:“三奶奶请稍待,老奴这就进屋通传。”

姜姝说了句有劳便顿在原地,擎等着周嬷嬷回话。

周嬷嬷很快就出来了,脸色却讪讪的,她凑到姜姝身边,低声道:“都怪老奴多事儿,害得二奶奶白跑了一趟。太太已经睡下了,现下不方便和二奶奶说话。”

姜姝“哦”了一声,脸上露出落寞之色,叶家和陆家有天壤之别,她以后怕是没有机会再和赵氏见面了。

赵氏虽经常对她冷言冷语,却并未薄待她。

姜姝勾出一个勉强的笑,低声对周嬷嬷道:“母亲睡了也无所谓,我总归是感激她的。”

她走到花厅门口,隔着门帘,大声道:“母亲,姝儿明日就要再嫁,以后便不能孝敬您了,只盼着您能喜乐安康,岁岁无忧!”

姜姝说完话,双手触地,磕了三个头,而后站起身,腰板挺得直直的,大步行出宴西堂。

周嬷嬷掀开门帘走进花厅,只见赵氏端端正正坐在交椅上,神色和平时无异,眼圈却红的骇人。

周嬷嬷叹了一口气,温声对赵氏道:“太太,二奶奶为了活命便是做出些什么也情有可原。您分明极疼爱二奶奶,又是何必非要跟她置气?”

赵氏垂下头,声音带了哭腔:“易儿人都去了,姜氏又何故非要揭他的短?他活着的时候身子就不好,死了也不得安宁了。”

陆长易是赵氏的心头肉,提起陆长易,赵氏总是格外伤情。

周嬷嬷低声安慰赵氏:“太太,老奴知道您心疼世子,但世子已经走了,您不能老沉浸在过去,得抬头往前看呀。”

赵氏点了点头,可眼泪就像决堤的湖水,怎么都止不住,道理她都懂,可去世的人是她的独子,她又怎么能轻易解脱。

夜,漆黑如墨,一队人马踏月狂奔,临近密林,程栾刹住缰绳,沉声对陆长稽道:“大人,树林枝繁叶茂,易藏身匿迹,恐有叛贼埋伏其中。不若原地整顿,等天色亮了再前行。”

陆长稽像是没有听到程栾说话,丝毫没有减缓速度。

程栾没法子,甩了一下马鞭,紧随其后。

行到树林,长箭似急雨,密密麻麻向陆长稽射去。

陆长稽身边的护卫都是顶尖高手,听到长箭破空的声音,迅速把陆长稽拢到了队伍中心。

以刀剑为盾,阻隔长箭。

到底还是晚了一步,一支长箭直穿进陆长稽的小腿。鲜血滴答而流,星星点点泅到地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