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3(2 / 2)

加入书签

幼时,没有人为她遮风挡雨,她一定要好好将养身子,给自己的孩子撑腰。

姜姝不是娇气的人,她把汤药一饮而尽,饮完药以后,珠儿递给姜姝一颗蜜饯,姜姝适时把蜜饯含在口中,将口中的苦涩压下去。

姜姝喝完药,重新躺到床上,姝儿这时才开口询问:“奶奶,今夜到底发生了什么,大爷怎得那样生气?”

姜姝把那根银簪摸出来,递到珠儿手中,把适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珠儿气得牙痒痒,骂道:“也不知道哪个畜生兴风作浪、挑拨离间,若让我揪出来了,非得打碎他的狗牙。”

姜姝精神不济,她没有力气接腔,复又闭上眼睛,昏昏沉沉睡去。

珠儿风风火火走到屋外,原要寻管事彻查此事,径先瞧见陆长稽雪松似的身影。

大雪似鹅毛,纷纷扬扬往下洒 ,陆长稽的肩头和头发上覆了厚厚一层雪,似要冻结成冰。

珠儿怔愣片刻,低声对陆长稽道:“大爷,您误会奶奶了,奶奶没有和叶侍讲私相授受。”

姜姝对叶潜怀有愧疚之心,便是为着叶潜的性命前途也不会冒险与他联系。

陆长稽智多近妖,平素最是沉稳,唯有事关姜姝,才会失去分寸。

陆长稽皱起眉头,是他太冲动了。

他唤来程栾,低声吩咐:“查一查谁进过夫人的房间,将有关人等全部拘起来。不论手段,必要让她们把背后之人吐出来。”

陆长稽面上温和,若动起手来,却是铁血手腕。

程栾应是,他刚刚退下,宫里便传来口信,请陆首辅进宫议政。若没有急事,太后断不会深夜传召,陆长稽不敢耽搁,乘轿向皇宫行去。

议政殿灯火通明,陆长稽赶到的时候殿内坐着三人,为首的自然是杨照月,她的左下手是兵部尚书孙泽,右下手是户部尚书闫回。

二位尚书看到陆长稽,起身拱手行礼,陆长稽摆摆手,让二人就坐。

待陆长稽坐定,杨照月徐徐开了口:“驻守南越的将领徐尉发来密报,说南越王私下屯兵,有不臣之心。众卿怎么看?”

孙泽主战,区区南越,蛮夷之地,竟敢不服天朝教化,生出不臣之心,当好好给他们一番教训才是。

闫回管粮草,最厌恶劳民伤财之举,他道:“天朝有雄兵数十万,跺跺脚便能把南越震翻,管束南越,无需大动干戈,予以震慑即可。”

二人政见向左,你一言、我一语,驳了十几个来回也没有分出胜负,最后齐齐把目光投向陆长稽。

陆长稽道:“太后娘娘诞辰在即,当请南越王的独子来朝进贺,并将之留在汴京学习天朝礼仪文化。

他若来,便予以教化。若不来,可潜雄兵前去镇压。”

陆长稽这招可谓是两全之策,南越王若是铁了心谋反,定不会让自己的独子进汴京送命,朝廷到时候只管派兵直达。和疆域完整相比,那些出兵的粮草便算不得什么了。

南越王若是没有做好谋反的准备,他的独子进了汴京,他以后便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听了陆长稽的计策,杨照月十分欢喜,忙让翰林院拟旨,快马加鞭,连夜传南越世子进京。

待兵部、户部尚书出了门,杨照月把眸光投到陆长稽身上,屋内烧着地龙,温暖如春,陆长稽身上的积雪慢慢消融,一点一点渗到衣衫里,印出一片深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