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2 / 2)

加入书签

“凭借长寿基因,她以一己之力改善了李唐皇室的寿命长度。这事李渊都得带头给女帝磕一个,自他开始的遗传病风疾,可是让后人吃了不少苦头,若是没有武则天,唐朝大概会像东汉幼儿园一样,一个个幼年登基再早早夭亡。”

这边明月战术性喝水,另一边,各个朝代都炸开了锅。

秦朝。

刚在琢磨公主继承皇位的可行性,就见到了女帝的真实案例。

但嬴政的关注点已经不在这里了,而是——吴王。

郡县制没有实行下去吗?到了汉朝仍旧有封国吗?

“大汉棋圣”是调侃,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那时皇帝和吴王之间尖锐的矛盾。

分封诸王必然会尾大不掉,就是不知道后世怎么解决了。

汉朝。

若是刘彻知道嬴政的疑问,必然会洋洋得意地亮出“推恩令”这一招。

但天幕不提供这项功能,只一味地直播:

刘彻听到明女郎无差别扫射“皇帝没有私德”时,简直乐不可支。

他确实没有这玩意。

任用酷吏?

完全依附于他、可以随手丢弃的刀,那当然好用。

亲爹被调侃大汉棋圣,嗯......

还挺有道理?

主少而国疑,这东汉怎么搞成这样?

刘彻的表情随着明月的言语变换不停,是再合格不过的听众了。

唐朝。

如今是贞观二年,民间广为流传的《秘记》中,确实提到了“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但事实上,这本谶纬之书预言了许多未来,大多言语模棱两可,并不受上层权贵重视。

在原本的历史上,一直要到二十年后“太白星屡昼现”,太史据此占卜出“帝传三世,武代李兴,女主昌”后,这条预言才被重视起来。

如今明月说到武则天这位女帝,才让人惊觉此书有异。

“查。”李世民神色难辨,“此书在民间流传甚广,必有人在推波助澜。”

沉默片刻,他才又言:“查,朝中武姓大臣之女,名则天者,杀无赦。”

刚刚坐在帝王身侧的长孙皇后早已跪在下首,状若请罪。

皇后统领内宫女眷,那武氏为她儿媳,行篡权夺位之举,是她之过。

深究起来,恰如今日,虽为观看天幕,但她也确实同二哥一起坐于上首临朝听政。

平日里她劝谏二哥之时也少不了干预政事。

后宫不得干政。

但长孙皇后此时请罪,却不为自己......

李世民垂眸看向他的妻子,聪明人之间的交流总是暗流涌动的:“梓童?”

长孙皇后无视了他语气中的制止,艰涩开口:“陛下,武氏虽行悖逆之事,但不可因未来之事而惩现在之人......”

“荒唐!”李世民话中急切,似乎气急,但实则却是为了打断她,“皇后产子劳累,神志不清,还不快送皇后回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