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2 / 2)

加入书签

算这家伙走运,若是没有天幕,待他布置周全,必能一击毙命,将其势力连根拔起。

不过,现在这个时间点,也不算太过被动。

原本的计划因为胡惟庸并未犯下谋反大罪而稍有变动,但本质上并不存在什么不同。

丞相制度伴随着一道道旨意轰然倒塌,胡惟庸依旧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

奴仆开始为宋濂更衣,预备车马,入宫请罪。

今岁节庆,他已经进京觐见了陛下,那时的自己和陛下估计都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再次相见。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布?页?不?是?ⅰ???ǔ???ě?n?2?〇????⑤???????m?则?为?屾?寨?站?点

年迈的大儒轻轻叹气,明女郎称赞他的文名到底还是有用的,至少能保住自己和宋家大多数人的命。

但就算有天幕背书,在朝为官的长孙和次子大概率还是要陪胡惟庸一起下黄泉。

“除了为老师求情,野史还记载了这么一件趣事,朱标将马皇后背着朱元璋逃命一事画成了一幅画,在老朱生气的时候递给他看,就能让暴脾气的老爹看在娘的面子上消气。”明月语带调侃,“野史不愧是野史,我个人认为,这件事听起来逻辑就很奇怪哈。朱标肯定有利用过老朱对母亲的情感,但不至于利用得如此浅显,这件事应该只是杜撰而已。”

“两件轶事都和马皇后有关系,也可以看出咱们马皇后在洪武朝的地位了。背着朱元璋逃跑这件事不知道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但很有名的‘一饼之恩’确有其事。”肉都给烫焦了,那该有多疼啊,明月有些唏嘘,“只可惜马皇后和长孙皇后一样,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讳,这也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

明女郎又一次提到了名字。

有人思索着,有些不解:留下名字,这很重要吗?

当然重要。

都当皇帝了,李世民和朱元璋也不至于在这种小事上自欺欺人。

若是名字不重要,为什么男人们都争着青史留名?

间接被点名的两位皇帝反应截然不同。

前者在长孙皇后不着痕迹的引导下,努力消化着天幕的思想,先前便已经下旨,让宗正寺重新整理编撰皇室世系,皇后妃嫔、公主郡主都以全名录入,世间从此少了“窦氏”、“长孙氏”和诸多“李氏”;后者则面露讽色,让皇后留下全名,只会助长她的野心,让她像历史上的吕雉、邓绥乃至武曌一般,争权夺利,沽名钓誉,世间权势总共就这么多,女子多一分,男子便少一分,他当然不可能开这个口子。

马皇后显然也了解自己的丈夫,自天幕出现后一直颇为低调,只是针对太医殉葬一事下了道懿旨,表明若是自己因病离世,绝不要诊治的太医为自己殉葬。

历史上,她也做出了同样的举动,在病重之时还记得劝慰朱元璋不要因为她的缘故降罪于诸位太医,一片仁心,可歌可叹。

嬴政没有皇后,但不由然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赵姬、祖母夏姬,以及并无血缘关系,但扶持父亲子楚上位的祖母华阳夫人,还有那个对于秦国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女人——宣太后。

赵姬早已去世,不论她做过多少错事,在死后,都已经尘归尘,土归土,在赵国那段艰难的日子,终究是她抚养自己长大。

“宣太后可曾留下过名字?”嬴政问道。

不出所料,得到了否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