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2(1 / 2)

加入书签

别,让卓文君天然地站在了卫长公主身边。

她这一辈子当过富商之女,当过沽酒女,也当过官夫人,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当一当公主的幕僚,乃至——女帝之臣。

唐朝。

长孙皇后唤来亲信,附耳轻声语。

亲信拱手称诺,往长乐郡公主方向疾步而去。

长孙皇后轻舒一口气,想来明天丽质便会吵着要和两个哥哥同窗而学了。

不知道自己这样安排,是好事,还是坏事?

宋朝。

赵匡胤咯吱咯吱的磨牙声格外有喜感,但殿中无一人敢笑出声。

靖康之耻他们当然记得,但先前明女郎只说金朝俘虏了两位皇帝,并未提及到其他人。

那对于大臣们而言,不过是再换一位宗室当皇帝的事,历史上他们也应该是这样做的,换着换着,不就把末代皇帝换回到当今圣人的后代了吗?

可明女郎这顺嘴一细讲,阶下众臣便心感不妙,他们都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皇室都已经如此,那他们这些大臣的家眷,还不知是什么模样呢。

明朝。

朱元璋当然是一个聪明人,毕竟蠢人是当不了开国皇帝的。

明女郎从前就说过,靖康之耻后,男子开始通过贬低女子来掩饰自己的软弱并获得优越感。

但那时朱元璋只认为她身为女子,自然站在女子那边说话,并未据此细想。

如今他被老妻的质问唤醒,开始深思起明女郎的话来,竟发现她所言不虚。

朱元璋虽并未通读史书,但看各个朝代公主的权力大小,就能感受到女子的地位高低。

那自己想要压制女性的想法,也许真的与这种起始于宋朝靖康之耻的社会风气有关。

这种认知,让朱元璋有一种被打脸的感觉:难道他真的被那些假道学牵着鼻子走了?

马皇后倚在窗前,静静地看着天幕。

贞节牌坊......

她默然不语,自己出身民间,当然知道那不是个好东西。

马皇后从前总想着,自愿殉情的女子也就罢了,确实应该褒奖她的贞烈,但那些不愿殉情的未亡人,在宗族和亲人的迫害下,为了一个牌坊献出了生命,实在可怜。

但明女郎的社会风气论让她猛然一惊,突然间认识到,自愿者也许并非自愿。

第34章 为夫纳妾,一夫一妻 毕竟他本来可以三……

“其实这种有感情基础的婚姻, 肯定要比盲娶盲嫁更加和美,两人琴瑟和鸣,也是一段佳话。”

“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个与吴琼相关的故事, 用来表现王安石不迩声色、不殖货利的品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