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5(2 / 2)

加入书签

先前因为明女郎所说的“杂交水稻”亩产, 朱元璋对生物颇为看重,但心中也难免担心这么高的亩产并非事实, 而是明女郎不通农事,后世好大喜功。

如今估计一下这麦子的产量, 方觉自己犹如井底之蛙。

朱元璋本准备将这一科考中生物的人送去研究怎么养猪, 现在却觉得牲畜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这田里的事情, 才是最紧迫的。

连皇帝都被震惊到了,可想而知,真正在田里刨食的农人们会有多震惊。

官府之前宣传天幕之景不是仙境而是后世时, 他们本就半信半疑,如今见了这麦田,更是被刺激得不轻:朝廷又在欺骗百姓了,这样的仙麦,必定是长在仙境里头,怎么会是后世呢?

穿过大片大片的农田,明月将车停在殡仪馆的停车场里,灵堂里烟火缭绕,她跪在奶奶的冰棺前烧了好几沓纸,磕头,敬香,礼毕后便去与老家这些陌生又熟悉的亲人寒暄。

诸朝人多,少不了挑刺的懂王。

酒肆之中,有对丧仪颇为了解之人长叹一口气:“这棺材的方向不对,应当摆于南墙之下,头朝南,足朝北,而且大功亲戚和小功亲戚的哭位也不同,男女应该分开哭灵......”

“行了行了别念了,喝酒喝酒。”同桌有人显然不耐烦这一套,打断了他的话,“有本事你跑到天幕里跟明女郎说去,光跟我们念叨有什么用啊。”

那人恍若未闻,继续念叨着灵堂中不合乎礼仪的地方,声音不大,酒肆中其他人也便任他去了。

众人正看着天幕豪饮之际,忽然听到了陶碗掉在地上碎裂的声音。

却见那人猛然站起身,冲着天幕长吁短叹:“这姑娘家怎么也都去打钱了!她们打的钱,叶老妪在地底下收不到啊!”

来祭奠的亲朋们大多买的是黄纸,这些纸必须经过“打钱”这个仪式后,三两张折在一起,才能烧给奶奶。

大人们忙着选地挖坑,明月和几个表姐闲着也是闲着,索性找陈女士要了几张百元大钞,开始“打钱”。

活动刚开始,就有人凑过来大惊小怪:“怎么是一群小妮儿在这打钱啊?快别弄了,你们打的钱老姑收不到。”

明月抬头一看,很好,不认识。

叫奶奶老姑,可能是老庄上的邻居吧。

对方是长辈,灵前也不能喧哗,明月强压下心中气愤,小声嘟囔了一句:“我奶就喜欢我们打的钱。”

可能是听见了她的这句反驳,那人笑眯眯地走到了明月身边,不依不饶道:“这是月月吧,都长这么大了,你那几个表哥不是闲着吗?叫他们过来打钱呗。”

明月露出了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好的。”

然后坐着不动,继续打钱。

不知道是哪位表姐偷笑出声,对方神情狰狞了一瞬,又很快恢复了和蔼,苦口婆心道:“知道你心疼你奶,但小姑娘打的钱她那边收不到,这不是好心办坏事吗?我去叫他们过来打。”

明月拽住她的胳膊,缓缓站起了身,露出一个假笑:“确实,我们在干活,他们也不该闲着,也得过来给我奶奶尽尽孝心。不用麻烦您了,我自己去就行。”

中年妇女的脸上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几个表姐同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担忧地看向明月:她们都了解这个小表妹的性子,她在这种事情上绝对不可能忍气吞声,这一看就是在憋个大的。

溱洧也满脸都是凝重:

这表面上只是“谁来打钱”的小事,本质上是男女之间权力的碰撞。

将这价值一百元的红纸按上去拍打再多下,黄纸也不会变色,本质上依旧是“□□”。

既然如此,“打钱”就完全是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