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7(2 / 2)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ǐ????ù???è?n????????????.???ō???则?为????寨?站?点
感觉比得知那两位将军变成门神还要奇怪。
下一条弹幕很快便被朱元璋抽出:
【补充一点,尉迟恭在民间被叫做胡敬德,简称胡,这是因为他是鲜卑族,有胡人血统,《西游记》中也是这样称呼他的。】
这一句倒没引起太大风浪,要知道,李世民本人还有一部分鲜卑血统呢。
如众人所预料的那样,天幕缓缓显现出了与唐朝告别之言:
【系统即将与[唐]解绑,愿君诸事顺遂。】
朱元璋长叹一口气,转头看向欲言又止的宋濂:“何事?”
宋濂行礼:“回陛下,民间有前朝杂剧,讲的便是这玄奘西行之事,或与那《西游记》有关联。”
“哦?”朱元璋不料他在这方面也有所涉猎,“可有戏本?”
皇帝要戏本,下头人自然很快就给找来了。
但杨景贤创作的《西游记杂剧》和吴承恩那版大有不同,讽刺朝廷黑暗之意较少,更多地是在歌颂玄奘法师为追求理想而顽强奋斗的坚韧精神,孙悟空倒是如出一辙地讨人喜欢。
朱元璋大手一挥,表示可以借着天幕的名头在民间推广。
当然,这是后话了。
五天转瞬即逝,赵匡胤和朱元璋都以为系统这次会出与“靖康之耻”相关的题目,全都做好了生气的心理准备,不料天幕又出奇招:
【请宿主明月简要介绍四大巾帼英雄——花木兰、樊梨花、穆桂英、梁红玉。】
明月激动不已,宋明两朝却有些懵:花木兰和樊梨花他们都认识,前者是南北朝替父从军的女将,后者是唐朝两辽王薛丁山的妻子,但这穆桂英和梁红玉都是何许人也?
赵匡胤不知道是理所当然,朱元璋不知道,是因为给她们起名的小说,都写于嘉靖年间,若说是杨业□□妻慕容氏、韩世忠妻梁氏,他便知道说的是谁了。
他们现在不知道没关系,马上明月就会告诉他们穆桂英抗辽、梁红玉抗金的英勇事迹了。
第102章 木兰梨花,桂英挂帅 可汗问所欲,木兰……
“每日一问, 今天来讲一讲古代四大巾帼英雄。”明月本就对这四位女将很是了解,大致查阅了一下资料,知道自己的记忆并无疏漏, 便迅速开始了答题, “按照时间顺序,第一位出场的,是我们最熟悉的花木兰。”
“花木兰,《木兰辞》这首长篇叙事民歌的主角。”明月上学时背过, 但如今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了, 好在她刚刚又复习了几遍,又将容易卡壳的地方写在了草稿本上, 此时将全篇背诵出来也不算太难。
对着镜头背完了全文,明月继续讲道:“《木兰辞》语言生动质朴,几乎没有任何雕琢, 读起来朗朗上口, 诗中花木兰集合了中华民族无数优秀品质,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尤为可悲。”
“这首民歌是花木兰的故事能流传如此之广的主要原因, 次要原因应该是统治者推崇这种为了孝顺父母而卸甲归田的事迹,征战沙场、功勋卓著的将军主动辞官归乡, 是每个皇帝都乐见其成的事情。”
宋明两朝响起了窸窸窣窣的讨论声:上位者确实推崇类似于张良这样位极人臣便辞官归隐的好下属,这是一个对君臣两方都很友好的结局。
“社会环境也认可‘再有能力的女性也要回归家庭’这样的观念。”明月的笑容变得讽刺起来,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有人可能会说,这是花木兰自己不愿意要的, 但那是因为,女性的欲望本身就已经被社会教化的结果了。”
“明女郎这想法便有些偏激了。”赵匡胤皱眉。
本朝普遍认为花木兰身处于北魏太武帝大破柔然之时,赵匡胤通读史书, 自然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