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1 / 2)

加入书签

大洋两百。然后是左会长的签名及盖在名字上的鲜红大印 最后是日期 民国三十三年三月十四日。

谢瑶脑袋一懵 民国三十三年 换算一下 不就是1944年吗?

她……她从1966年的冬日 来到了1944年的初春。

第4章

寻物启事贴完,似怕民众认不出金刚鹦鹉的模样,男子又取了张画贴在了墙上,那熟悉的翅膀,看得谢瑶一怔。

“大将军”是她吗?

“啧,”有人牙疼道,“一只鹦鹉竟开价到了两百大洋!”

“嗤,你懂什么?那鹦鹉可了不得,听说不但为左会长挡过枪/子,还帮左会长抓过毛贼,寻过失物,聪明得很,别说什么两百大洋,真要有人给左会长送去,便是五百大洋也是讨得。”

“怪不得呢!”有人恍然。

“可不,”那人低语道,“知道朱先生吗,咱们川大文学系的教授。”

“朱凯之,那个因为通/gong被抓的文学泰斗?”

“对,就是他。”那人一拍大腿,惋惜道,“我听说,朱先生拒/捕,逃跑间正好遇到左会长的鹦鹉……”

“啊!”

……

谢瑶:“……”

朱凯之、金刚鹦鹉,她知道为何在看到这副画像之前,就觉得自己翅膀的颜色眼熟了。

爸爸手里有一副画,朱凯之,朱爷爷赠的,画的是只展翅飞翔的金刚鹦鹉。

她曾不止一次地见到爸爸待在书房里,看着画卷上的鹦鹉发呆。

记得有一次,她好奇问之,爸爸抚着她的头半天没有说话,良久才道:“解放前,你朱爷爷有一次被抓,就是因为她。”

“那朱爷爷很恨它喽?”

爸爸轻轻摇了摇头,意味不明道:“不,你朱爷爷爱她若宝。”

谢瑶懂,大人总是把面皮看得极重,明明心里不喜欢也不会表现出来。便是恨,朱爷爷那么一个受人尊敬的文学家,又怎么好述诸于口,何况对应的还是只扁毛畜/生。

而她……如今……好像就是那只扁毛畜/生。

“唉,”胖墩一边背着沈瓒往东城走,一边对尾巴感叹道,“我们捡到的要是那只金刚鹦鹉该多好,送去左会长府上,人家一出手就是两百大洋。”

两百大洋啊,能买多少米面肉食。

尾巴扫了眼沈瓒抱着的乌漆鸟儿,再想想画上金刚鹦鹉那绚丽的羽毛,“白日做梦吧。”

谢瑶下意识地往沈瓒怀里缩了缩,她就算是那只金刚鹦鹉,也不想被送回到什么左会长身边,如果有可能,她希望能找到爸爸。

记得爸爸的腿伤在44年的六月,因为缺医少药,导致他的小腿不得不截肢,随之离开心爱的部队,转调到聊城的纺织厂当了名车间主任,建国后升任厂长。

儿时,她曾无数次地见爸爸拿出,他那把珍藏的三八盖,于手中来回摩挲。她知道相较于纺织厂厂长的职位,他更想回到部队,与战友并肩而行,保国卫家,洒尽一腔热血。

……

“先生,我这有画眉,您要吗?只需两个大洋。”

“太太,正宗的波斯猫,五个大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