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2 / 2)

加入书签

家里只有一个铁锅和几口大缸,没有腌咸菜用的坛子,正好去买几个回去,顺道再买个用来炖汤和煲粥的陶锅。

赵家村离县城更近,村子里的人大多都是同姓,老陶匠听说他们来买坛子,带着他们进到院子里做陶器的土窖。

沈应让陆芦挑选,陆芦仔仔细细挑了三个,一个用来腌酸菜,一个用来做泡菜,还有一个留着以后做咸鸭蛋。

听说挑坛子的时候要听声音,声音越响亮,坛子便越好,陆芦于是弯下腰去,耳朵靠近坛口,屈着手指轻轻敲了下坛壁。

敲完,他直起身对沈应道:“就这几个吧。”

老陶匠见了,看了眼他旁边的沈应,问道:“这是你夫郎?”

沈应点了点头。

老陶匠随即笑着夸了句:“你夫郎倒是聪颖。”

陆芦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以前见爹亲这样挑过。”

老陶匠打量了他一眼,似是觉得眼熟,问道:“你是石桥村的?你爹亲莫不是姓陆?”

陆芦嗯了声,听他提到爹亲,不禁面露讶然:“您认识我爹亲?”

“难怪瞧着几分面熟,那人果然是你爹亲。”老陶匠捋了捋胡须说道:“我以前去过石桥村,从你家门口路过,向你爹亲讨过一碗水喝。”

沈应道:“那真是巧了。”

陆芦也说了句真巧。

他没想到会在这里碰上认识他爹亲的人,爹亲刚去世时,村子里还有不少人提起他,而后总会感叹几句,爹亲去世这么多年以后,已经很久没有人在他面前提起过了。

“自那之后,我便再也没有去过石桥村。”老陶匠说着又问道:“你爹亲这些年身体可还硬朗?”

陆芦的目光不由黯淡下去,缓了缓低声道:“我爹亲很多年前就已经走了,多谢您挂念。”

老陶匠闻言,默了默,只轻轻叹了口气。

察觉到夫郎眸中的低落,沈应轻抚了下他的后背,温声说道:“我们再去看看别的?”

陆芦点头嗯了声。

他们在土窖里又转了会儿,另外挑了个炖菜吃的土锅子。

因着一碗水的情义,老陶匠给他们抹了个零头,三个坛子、一个陶锅和一个土锅子,拢共二百三十文,抹去三十文,只收了他们二百文。

买好后,他们将坛子陶锅搬上骡车,作别了老陶匠,接着前去村子另一边的木匠家。

木匠家在赵家村的西边,他们到的时候,老木匠刚巧出去做活了,家里只有他的儿子在,也是个木匠。

沈应同他道明来意,说要做个沐浴的木桶,问他需要多少银钱和时日。

那汉子也没拐弯抹角,直接回道:“看用什么木料,慢则一月,快则半月,只需付个一百文的定钱就成,尾钱等做完再结,到时候若是没空来取,可以给你亲自送去。”

沈应又问他有什么木料,汉子带着他们去到后院,木料都是从山上砍来的,寻常人家做个木甑木桌大多都用杉木榆木。

汉子道:“你们既要做浴桶,用这种杉木就行,只需花个二百文,若是用柏木来做,便要多个三百文。”

既是为了夫郎买的,夫郎的想法自然最重要,沈应于是看向陆芦:“你觉着呢?用什么更好?”

陆芦想了想道:“杉木就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