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5(2 / 2)

加入书签

第95章 阿承

“承”, 意为“承担”。

顾瑾承得知自己名字含义时,刚满十五岁。

而发现自己只是兄长顾瑾愉的替身,则是在他八岁那年。

在那之前, 他的人生从未踏出过那栋巨大寂静得像坟墓一样的房子。

那是一座用规矩砌成的华丽牢笼,他从出生起就被圈养其中, 像一台被输入固定程序的精密机器, 日复一日地学习着那些他时而能领悟时而感到茫然的知识。

那里的每一个人,脸上都笼罩着一层驱不散的阴霾。

压抑感如同实质的乌云, 沉甸甸地压在每个角落,也压在他稚嫩的胸口。

“圈养。”

某天,顾瑾承在生物课本里读到这个词, 目光久久停留。

他突然觉得, 自己和插图上那些被栅栏围住的猪羊, 并无本质区别。

他对高墙外的世界毫无概念, 然而,一种仿佛与生俱来的天性,却总让他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外, 沉默地凝视着那片被窗框分割而有限的天空。

这种时候管家总会适时地出现, 声音平板地提醒:“二少, 别看外面了, 夫人要出差回来了, 明天之前要将中国古代史研习完毕。”

黑发黑眸的小小人儿默默转回头, 视线落在书桌上那厚厚一沓远超他年龄理解能力的试卷上,眼神空洞。

在他的记忆里, 父亲这个词形同虚设,从未有过具体的形象。

而母亲林湘女士,则对他严苛到不近人情。

试题不容有错, 任何成绩上的下滑都会被视作不可饶恕的失败。

禁止自行选择兴趣科目或课外读物,所有学习内容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历史被列为重中之重。

绝对禁止踏出家门半步。

着装必须时刻符合身份形象,但私下里,却被强制要求穿上明亮的黄色衣服。

一日仅三餐,且必须练习用左手使用筷子。

在长辈面前,只能聆听,不得发表意见,任何质疑都被视为顶撞和不敬。

严格的规则像一座围城,既保护也限制着他的探索。

那时的顾瑾承天真的还认为所有人是为他好。

直到他无意间推开了那扇家中唯一始终紧锁的房门。

那天,他才知道自己有一个哥哥。

“顾、瑾、愉。”顾瑾承望着房间进门处摆放的学生证,一字一顿地念出上面的名字。

愉快的愉。

他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墙的奖状,和玻璃橱柜里陈列的各式奖杯、勋章。

照片里的少年,眼神明亮,正用力地朝着镜头挥手。

熟悉而又陌生。

熟悉的是,那个少年和他长得很相像,不,更准确地说,是他和那个少年长得相像。

陌生的是,对方脸上那毫无阴霾的大笑弧度,是永远不可能出现在他自己脸上的表情。

顾瑾承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