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1 / 2)

加入书签

,“好。”

五百斤算下来二两三钱又五十文,赵景清先付一两定金,和林掌柜说好迟些来拉货,而后与袁牧离开林氏五谷的铺子。

赵景清暗暗松了口气,掌心都掐出月牙印来,揉了揉手掌,赵景清心中暗暗高兴这个价都让他讲下来了,本压得低,能赚得就多。

赵景清不由望向袁牧,不防撞进一双含笑的眼眸中。

目光相触,袁牧眼神飘忽,转瞬定下来,轻咳一声打趣道:“早知你讲价如此厉害,刘老匠那该让你和他说。”

似在夸他,又不似夸他,赵景清认真道:“刘老匠那我不成,我从前没打过东西,不知道价。豆子我常买,知道的多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善其一艺,便可称奇。”袁牧失笑,故作文雅掉书袋。论起来,裴西安故去的父亲还是他启蒙夫子,村里学堂同他读了几年书,没读出啥名堂,不成想在这派上用场。

前半句赵景清知道,常听人说,只是这后半句……赵景清迟疑了会儿问:“啥意思?”

找夸呢,袁牧仔细与他解释。

两人并肩,缓缓行于长街。

明儿要多做些豆腐,豆腐框不够,现打来不及,赵景清和袁牧找到木货铺买现成的,不成想要四十文一个,比加急让刘老匠打还贵七文钱。

但豆腐框急着用,不买不行,赵景清比着二十五斤豆子的量,又买了五个豆腐框,掏钱时心痛得紧,多花三十五文!多花的钱都能在刘老匠那打一个了!

走出木货铺,赵景清道:“咱们回村就去找刘老匠,从他那多打几个备用。”

“好。”袁牧和景清一个想法,不必要的钱花一次就够,万不能再而三的花。

又回到寄存驴车的地方,赵景清结清看管费,坐上驴车,袁牧牵着驴车前往林氏五谷。

五百斤豆子装了十麻袋,整整齐齐摞车板上。驴子拉车明显吃力,走得慢悠悠,但到底比两条腿快,约摸大半个时辰,赶在午时前回到村子,停进袁家院子里。

林翠娥在厨房忙活,听见声音出来看,又惊又喜,“回来恁早,都卖完了?”

又看板车上满满当当的,又问:“咋恁多东西?”

袁牧一手一袋将豆子提进堂屋,赵景清回答道:“娘,都卖完了,一个时辰不到就卖完了。”

“恁快!”林翠娥手握锅铲,眼睛都瞪大了。

赵景清点头,要去搬豆子,被从堂屋出来的袁牧拦住,不让他干这重活。

几句话的功夫,厨房里逸出一股焦糊味,林翠娥脸色顿变,“坏了!”

中午的饭桌上,飘着若有似无的糊味。

袁星烧火没注意火候,已经被林翠娥骂过一顿,只敢默默扒饭当鹌鹑。

林翠娥看堂屋角落堆着的十个麻袋,饭都吃得慢了,“景清,恁多豆子,要多久才能用完?”

赵景清道:“快的话半个月,慢的话不出二十天。”

林翠娥暗自松了口气,“那还是快。”

晨起得早,吃完午饭犯食困,人也疲乏得紧。

赵景清舀出二十五斤豆子泡上,同林翠娥说一声,回屋睡午觉,他寻思着睡一个时辰,再起来裁布缝布帕子,新买的豆腐框需要布帕子垫着。

有几日没这般累过,赵景清很快睡去。

袁牧去还驴车,和刘老头商量好,年前的驴车他租借了,不要借给别人。又去刘老匠那儿定做五个豆腐框,以防万一。

待回家进屋,袁牧放轻步子,抬着门关上,几乎没发出声响。

门窗关着,屋内灰蒙蒙的,袁牧脱衣上床,掖被角时发现景清嘴角微弯,在睡梦中盈着笑。

袁牧看了好一会儿,闭眼睡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