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1 / 2)

加入书签

周茂之怀里抱着油纸袋,无奈收下,“成。”

“不多耽误你了,回家吧,咱也走了。”赵景清含笑道,笑意清浅,却是在赵家时少有见到的。

“明儿见。”周茂之提着油纸袋转身离开,走了一会儿再回头,只见景清哥和袁牧并肩而行,道路上有马车经过,袁牧将人护在里侧。

提着桃酥回到梧桐里,周茂之踏入家门,“阿爹,我回来了。”

“快来吃饭!”许常英招呼道,瞧见他手里提着东西,“买啥了?”

“阿爹,我没买,是景清哥给你的。”周茂之把油纸袋塞许常英怀里,洗手吃饭,将事情来龙去脉和许常英说清楚,“我不要,景清哥硬塞给我,说带给你吃。”

“这孩子!”许常英叨叨,嘴角却带着笑,他拆开油纸袋,拿出一块来咬了口,油香酥脆,景清这孩子心细,还记得他爱吃啥,许常英想了想,不由问道,“你说景清和他丈夫一起来找你,你瞧着他两相处的可还行?”

周茂之咽下嘴里的米饭,才回答道:“处得还行,景清哥气色挺好,脸上挂着肉,还爱笑了些。袁大哥瞧着凶,但帮景清哥做豆腐卖豆腐,人挺好的,对景清哥也不错。反正景清哥比在家里过得好。”

“那就好。”许常英轻叹一口气,“这话我也就和你私下说说,闹腾出这档子事儿,景清嫁给袁牧,是件大好事。裴秀才家里那情况,他做不了活,又要读书,纸笔花费恁大,景清嫁过去就是当牛做马,不说其他,单说做豆腐这事儿,裴秀才会帮忙做吗?我看未必。”

“裴家老太婆听说是个不好相与的,比之李长菊也不差,忒会磋磨人,景清嫁到裴家去,就是从一个火炕,跳另一个火坑里。裴家还有两个小叔子,一个小哥儿,都指望着景清吃喝,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一家的重担都得压他身上。”

周茂之搛菜,“阿爹,景清哥和裴秀才的事儿没成,你就别想那么多了,思虑太多伤神。”

“成成成,我不多想,吃你的饭吧。”许常英吃完一块桃酥,又忍不住道,“我同人打听过,袁家老两口能攒钱。他公爹年轻时能打猎,攒了不少钱,房子都换成青砖瓦房,后边年龄大了不进山,但也是种地的好把式,地里收成好。他婆母半个月来镇上卖一次鸡蛋,也是一份进项。袁牧继承他爹年轻时的手艺,也是个打猎的好手,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景清自个还能卖豆腐赚钱,这一家子日子能过好。”

周茂之吃完放下筷子,“那现在你心可以放肚子里了吧?”

“那当然,我现在可算安心了。”许常英又拿出一块桃酥咬嘴里,把油纸袋包好,叮嘱道,“景清要的画,你赶紧画出来。”

周茂之:“知道了,阿爹。”

次日,王大川还是占着位置不让,赵景清和袁牧没管他,依旧在他对面摆摊。

今儿生意也好,虽比不上昨儿热闹,但摊子前人没断过,三三两两的来,豆腐卖得挺快,和昨儿差不多时间卖完。

瞧着时辰快到学堂下学,赵景清和袁牧赶忙收拾好豆腐框搬到驴车上,急急忙忙往山阳学堂赶,好险赶上了。

周茂之从学堂里走出,一眼就瞧见高大的袁牧,告别同窗走上前。他从书袋里取出成卷的画纸,递给赵景清,“景清哥,袁大哥,你们看可还行。”

赵景清打开纸张,画有颜色,画得极好,他瞧着都嘴巴馋,想知道这菜是啥味儿。菜式名写最上边,菜式图画占上半张纸,下半张是食材和烹饪的添加顺序,哪个菜怎么做一目了然。

“行!你画得真好!”赵景清一张张翻过,高兴得紧,他不认字都能看懂,想来买菜的婶子阿叔们也能看懂。

袁牧道:“一眼就能看明白,真不错。”

周茂之笑了笑,“那就好。”

赵景清将画卷起来收好,从荷包里取出半两银子,塞给周茂之。

这是他和袁牧商量的价格,书坊有学子抄书,一卷五千字的文章是三百文。他们请周茂之作画,价格本就比抄书贵,拢共二十四个菜式,画二十四张画,纸张颜料都用茂之的,纸张价格尚好,颜料价格可贵,不能让茂之帮他们,还往里贴补。

周茂之说什么也不肯收,直言是举手之劳。

赵景清拧不过他,袁牧接手拿过半两银子,拉住周茂之的手,任他如何也挣脱不开,强硬地将半两银子放他掌心,“你收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