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4(2 / 2)

加入书签

清早送林翠娥和袁星开铺子时,顺带送烧席师傅和三家食肆的货。而后卡着时间,急急忙忙赶回小罗湾,载上几十框豆腐,又赶着去送悦来酒楼和余下四家食肆的。

送完货接上散市收摊的林翠娥母子,回到小罗湾,吃完饭喘口气,出发给悦来酒楼送货。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i???μ?????n?????????5???????M?则?为?山?寨?佔?点

赵景清看他奔忙,瞧他后脖子晒出近乎黑白分明的分界线,胳膊和手也黑了许多,是止不住的心疼。

他做豆腐还有喘息的时间,袁牧却是一直忙。

赵景清想,要不专门请个长工送货?生出这个念头,赵景清便越琢磨越觉得可行。

送货不单是只送货,还要联络转达各家老板订货数量,这都不难,很容易就能上手,难的是其中涉及钱财。

酒楼、食肆是月结,对账他亲自去,这部分可以放心,没问题。主要是烧席师傅那边,酒席不是天天有,他们都是定豆腐给定金,送货上门结尾款。

需得找个信任之人。

赵景清寻摸了一遍自己信任的人,也就周茂之一家,袁家这边,多是只见过几面的人,相处虽友好和谐,却谈不上信任。

等袁牧接林翠娥母子回来,吃午饭时,赵景清将自己想法说了出来,“娘,你们有没有人选?”

林翠娥扫一眼袁牧,他出门头戴草帽,额头白些,越往下越黑。

这晒得……看着都招笑。

抢秋收猛晒几天,也能给晒成这样,晒狠了还会脱皮,都是这么过来的。没有晒伤,只是晒黑罢了,林翠娥习以为常。

但成婚了到底不一样,有夫郎心疼,林翠娥乐得看夫夫两人感情好。

“他大伯家的堂兄都可以,三叔家柱子也成,我娘家也有人,只是快到秋收,人家种了大半年的庄稼,肯定舍不得现在撒手。”林翠娥道,一个个数下来,表情变得苦恼,这一时半会儿竟挑不出人来。

赵景清又瞥向袁牧,袁牧有不少朋友,不知能不能挑出一个。

袁牧心里正美着,甜滋滋的,景清心里有他,心疼他呢,面上也带出几分嘚瑟来。

对上赵景清的视线,袁牧轻咳了一声,收敛表情变得严肃,琢磨起来,他结交的人多有自己的活路,或是打猎,或是耕种,或是有稳定工作的长工,袁牧想了许久,灵光一闪有了人选。

“有了,”袁牧以拳击掌,“娘你还记不记得姨婆那边的张兴?”

林翠娥想起来,同赵景清道:“张兴是我姨夫的堂侄子,算是沾亲带故,他腿脚有点小毛病,稍微有点跛,但寻常看不大出来,只走快了能看出来。这孩子小时候可喜欢和袁牧玩了,算是我看着长大的,性子好,是个老实孩子,可以请他来试试。”

她话说到这份上,赵景清颔首,“那请他来吧。”

人请来了,得负责吃住,索性现在屋子多,且都空着,来了有地方住。

袁牧道:“那我下午送货完,去问问他。”

张兴家住张家村,离乐明村不远,驾驴车一炷香的功夫就到。林翠娥道:“我和你一道回去,好些天没回去看你爹了,他一个人不知道收拾的利索不。”

袁星道:“我也要回去。”

既然都要回去,赵景清也不例外。

袁牧去送货期间,赵景清将明儿要做的豆子泡上,三人合力将东厢最后头那间屋子收拾出来,铺上凉席挂上蚊帐。

等袁牧回来,四人回乐明村。

驴车驶入乐明村,地里劳作的人瞧见林翠娥,不少都放下锄头和她闲话攀谈,羡慕的有之,酸的亦有之。

地里刨食风吹日晒,从年头忙活到年尾,收成好还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