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6(1 / 2)

加入书签

娶了个赵景明回来。

婚书……对,婚书!

苗成凤眼中有了神采,赵景清才该是她裴家的夫郞。

——

次日,关胜将签好的合约带到小罗湾。

他谈了一家酒楼,两家食肆,酒楼的合约签得顺利,但食肆只签下一家,另一家嫌价格太贵。

拿下两家,每天进货量在二十五框,也有赚头,关胜干劲满满。

将合约交给赵景清后,关胜道:“赵老板,酒楼每日固定二十框豆腐,十嫩十老。食肆的是五框,三嫩两老。明儿一早按这量送,若要多定做,会提前一天说。” w?a?n?g?址?f?a?b?u?Y?e?ì????????è?n??????2?5?﹒??????

“成。”赵景清将合约收好,“豆腐进货价定好了,十框及以下现在价格不变。二十框及以下,嫩豆腐二十七文一框,老豆腐四十七文一框。三十框及以下,嫩豆腐二十五文一框,老豆腐四十四文一框。三十框以上可以谈价,嫩豆腐二十五一框和老豆腐四十二一框是底价,你不能随意承诺比这低的价格。”

“好,”关胜记下来,“只是我跑生意要带样品上门,这……”

赵景清道:“你暂且先跑青石镇的,季衡来取豆腐,我会多给他两框,你用去做样品。”

“好。”关胜笑着应下来,两框豆腐可不少,能跑好些酒楼、食肆,比他自己从大衡那自掏腰包买豆腐,可好上太多。

交接完,关胜没多留,很快便离开。

赵景清将合约拿回屋里,拿出专门放合约的木箱子,将合约放入其中,合约拢共十二份,薄薄一小叠,却有每月百两的款项。

将木箱子放回去,赵景清思考明儿一早该如何安排生产。

季衡定二十框豆腐,青石镇两家定二十五框,拢共四十五框豆腐,需要在季衡寅时过半来取豆腐之前做出来。山阳镇这边,烧席师傅定了十框,铺子卖二十五框,拢共三十五框,得在卯时过半前做好,赶在辰时前送出。食肆三十框,悦来酒楼上午三十框,这六十框要在巳时前做好且送达。

悦来酒楼下午申时前要三十框,这个不急,赵景清主要考虑的是巳时前的一百四十框。寅时过半前,多做出四锅豆腐,将青石镇要的做好,后面的便不会耽误。

好在人手足,驴子和石磨量也够,时间抓紧些能做出来。

翌日丑时过半,豆腐坊忙得热火朝天。

八个人干活,且都是熟手配合默契,一锅又一锅豆腐倒入豆腐框中压制,做好的豆腐一层层摞高。

赵景清注意着时辰,将豆腐框数量清点一遍,有五十框豆腐,已经足够,赵景清松了口气,提高声音道:“这锅豆腐出了,都休息一会儿。”

袁牧取汗巾擦汗,从井里捞出一个冰凉的西瓜,切开摆在桌上,先给景清递了一块。

短暂歇息后,两人继续回去干活。

林翠娥、徐立秋几人忙完手里的活,也来吃冰西瓜休息,桌上西瓜渐渐减少。

不多会儿,季衡来取豆腐,袁牧和张兴将四十七框豆腐搬驴车上。

季衡将今儿进豆腐的钱结了,驾驴车离开,一晃眼他进豆腐卖快有一个月,手里攒了点钱,季衡寻思着,下月同找老板商量一下,结账改成月结。

天际渐明,张兴驾驴车驶出豆腐坊。

林翠娥和袁星上豆腐铺开张,赵景清和袁牧领着人干活,紧赶慢赶把上午的活计做完,得以歇口气。

赵景清和袁牧并肩而坐,袁牧手里蒲扇摇晃,赵景清捧着一碗凉茶喝,忙碌一上午的疲累和燥热散去。他喝完凉茶,倒了一碗递给袁牧,接过他手里的蒲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