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8(2 / 2)

加入书签

赵景清道:“袁大壮,姜家的事得往后推了,咱们明儿先去米满仓。”

“好。”袁牧握住景清的手,货源没能解决,宛如头顶悬了把随时会落下的匕首,让人时刻提心吊胆,言语的安慰无用,袁牧只想明日顺利和米满仓合作,将事情解决。

可……是谁在背后搞鬼,要坏他们生意?

生意场上的事儿,无法找易大哥帮忙,只能自己解决。袁牧思索半晌,理不出眉头。

次日清早天方亮,袁牧便架着驴车,与赵景清一同出发去清河县城。袁牧驾车又稳又快,一个半时辰便抵达清河县城。

进出县城的人流如织,夫夫两先将驴车在外寄存,才进入县城内。

城内街道纵横,道路两旁商铺林立,招幌随风摇曳,迎来送往。

马车、驴车来往不绝,人声鼎沸。

赵景清没来过县里,本以为镇上已经足够热闹繁华,但来到清河县城内,才惊觉是小巫见大巫。

袁牧不常来县城,只偶尔卖猎了好东西,想要卖上价会来一次,来的次数掰着手指头都能数清楚。他对县城不熟悉。

夫夫二人寻人问路,一路找到最热闹的街市,看到了写有‘粮满仓’三字的红底金字牌匾,终于是找到地方了。

赵景清和袁牧踏进门,便有小二打扮的小伙子迎了上来。

小二笑问:“两位买点啥?我们这大米白面燕麦小米黄豆黑豆……品类齐全,你想买啥都有。”

赵景清道:“我想买黄豆,从你们这儿进货。”

小二稍感意外,两人身着简单棉布衣裳,穿得干干净净,人精神舒展,瞧着只是寻常人家的小夫夫。不曾想竟不是散客,而是来进货的,这便轮不到他招待了,小二道:“你们随我来。”

小二将两人带上二楼,请入茶室入座,同负责接待的人打声招呼,便下到一楼。

赵景清和袁牧坐在茶室内,屋内摆设雅致,是他们未曾见过的好,处处都好看,他们不敢随意走动,只敢用眼睛看。

不多时,有人推开茶室的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方木盒子。

“在下方文远,让二位就等了。”方文远将盒子放下,在两人对面入座,“二位是想从我们这进货是吗,你们能进多少的量?我们这儿一次买五石以上才能按进货算价。”

一石是二百三十七斤又八两,豆腐坊一个月少说要用七千斤,且用量在持续增加。涉及生意上的事儿,赵景清脑子转动起来,初到陌生地方的忐忑和拘束被压下,况且有袁牧在身边,就似吞了颗定心丸,没甚好怕的。

赵景清落落大方道:“一月至少三十石。”

这下轮到方文远惊讶了,不少从他们这进货的小粮铺,一个月都要不了那么多豆子。方文远不由问,“敢问二位是做的什么生意?”

“家中开了个豆腐作坊,做豆腐卖。”赵景清简单回答,转而询问,“从你们这进货,是按什么价格算?”

“这得看你们要什么成色的豆子。”方文远说着,揭开身前木盒的盖子,盒子里面分成九格,分门别类放着不同成色的豆子。

赵景清一眼便认出自己常买的,指着左上角那一格道:“我要进这种。”

方文远道:“按你们进货的量,是八百文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