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0(1 / 2)

加入书签

黑。

林翠娥从厨房端菜出来,往堂屋走,瞧见二人在那站着,提高音量喊道:“吃饭了。”

夫夫二人应声,只得压下疑惑与忧虑,进屋吃饭。

饭桌上,赵景清想起承诺给林掌柜的答谢费,“爹,钱给林掌柜送去了吗?”

袁老二道:“送去了。”

林翠娥扒了一口饭,闲话家常,“今儿卖豆腐,你们林阿叔来卖菜,找我说会儿话,说前些天村里闹了好大个动静,有坐马车的少爷去找裴西安,瞧着关系不错。村里不少人明里暗里看热闹,还笑话说裴西安一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不曾想结识了有钱朋友。”

说到这儿,林翠娥不由幸灾乐祸,两家不对付,她乐得看裴家的热闹。

袁老二道:“不兴是人以前在镇上读书认识的?”

“你同他们说去……”

两人说着拌起嘴来。

赵景清和袁牧对视,少爷、有钱朋友回荡在耳边,两人心里隐约知道是谁在暗地里搞事。

两人默契地没在饭桌上开口,安静吃完饭,收拾洗漱好先后回屋。

赵景清将叠在里侧的被子展开,爬进去躺下,等着袁牧。不多时,袁牧也收拾好进屋,他插上门闩坐上床。

“是黄宁吗?”赵景清先开口。

想到他,两人瞬间念头通达,他和裴西安是好友,裴西安出事,他能坐视不理?也就是时隔太久,已过两月有余,他们早将这事儿忘在脑后,一时没想起这人。

“极有可能是他。”袁牧肯定道,“他要报复我们,早不下手晚不下手,偏生去见了裴西安后有所行动,这事儿和裴西安脱不开关系。”

上次赵四来豆腐坊上工,是裴西安鼓动。这次黄宁报复断他们货源,背后亦有裴西安的手笔。

赵景清半晌无言,又气又无奈,“他真是阴魂不散,专盯着咱们折腾,图什么?咱们又没招他惹他。”

袁牧握住赵景清的手捏了捏,有些猜测放在心里即可,不必说出来扰景清的心神,反倒让景清注意到裴西安。

袁牧道:“我们和他不是一路人,他的想法,我们猜不透想不通。这次坑害我们没成,不定啥时候有下次。俗话说得好,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的。知道是他在背后推波助澜,待把姜家的豆腐做好,回来再同裴西安算总账。”

裴西安手段阴得很,冷不丁给他们来一下,猝不及防之下人仰马翻,实在是闹心。能一劳永逸再好不过。

赵景清点点头,“好。”

“睡吧,明儿还要早起去县里。”袁牧下床熄灯,摸黑回来躺下。

现在夜里凉,赵景清爱挨着袁牧睡,不似夏日晚上,能离多远是多远,他嫌热。

袁牧把人往怀里带了带,胳膊搂着景清的腰,两人相拥而眠。

翌日天方亮,夫夫二人便驾驴车往县里去,袁牧驾车,赵景清坐在车板上,扶着装有酸浆水的陶罐。

日头越升越高,驴车驶入清河县,县里人多,驾驴车不方便,袁牧牵着驴车一路问路,寻到姜家。

姜家的府邸坐落在城东最繁华的旗胜里中心,门口两头石狮子威猛无比,遥遥相望,拱卫着朱门之上黑底金字的牌匾。

驴车停在门口,两人还未敲门,便有小厮穿着的人从侧门出来,询问道:“二位可是姜夫人请来的?”

赵景清颔首,“是。”

“你们随我来。”小厮道,转身带路。

袁牧问:“小兄弟,我们的驴车怎么办?”

小厮停下步子,“你放心,门房的人会将它带去马房,随我来吧。”

赵景清抱上陶罐,袁牧提上豆子,跟在小厮身后从侧门进入姜府,随他在府里七绕八拐,夫夫二人未敢四处打量,只看着眼前的路,所见已叫他们应接不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