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1(1 / 2)

加入书签

好契约,他将钥匙递给赵景清,“钥匙你们收好。”

赵景清接过,却不起身离开,“劳你帮我们寻两处住所,一处在县里,位于城西方便从西门出去,一进的院子就成,至少三间厢房。一处在梨水凼,离作坊越近越好。”

前者他们自己住,后者安置从小罗湾带来的三人。

孙涛一口应下,“成。”

赵景清又道:“再请你帮忙留意宅子,我们想买个两进的宅子,位置好些。这个我们不急,慢慢看即可。”

“好。”孙涛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他堂弟真是厚道,给介绍了恁大个主顾来。瞧着是两个不起眼的寻常人,岂料家底着实殷实,怪不得堂弟再三叮嘱他好生招待。

离开牙行,赵景清和袁牧便开始着手添置梨水凼作坊的一应用具。

驴子、石磨、灶台、大锅、豆腐闸……等等,赵景清列了个清单,他怀有身孕不能累着,袁牧独自一人忙得团团转。

幸而关胜四人在清河县跑生意,赵景清便叫他们一起帮忙,不过三日,该添置的用具一应俱全,规整的摆在作坊内。

与此同时,经过孙涛的介绍,赵景清租下了两处院子。

接下来便是招人做工,在山阳镇他们能自己贴招工启示,现下在清河县,只能托孙涛帮忙牵线招工。

赵景清忙着招工事宜,而袁牧回了趟小罗湾,收拾两人的东西准备搬往清河县,顺便将定下要去的三人带去。

林翠娥见状,不放心赵景清的身体,担心袁牧粗心大意照顾的不仔细,硬是要同行。

袁牧迟疑,“娘,你跟着一起去,豆腐铺的生意咋办?”

不待林翠娥说话,袁星开口道:“有我和大姐在呢。”

袁月也附和道:“你放心,我和星儿能撑起铺子来。”

袁牧便不再多言,让林翠娥去收拾东西。

次日,袁家两人,徐立秋家三人,以及另外两位工人,早早便从豆腐坊出发。一行七人外加行李,共用了两架驴车,一整天奔波劳累,又初来乍到需要收拾整理行李,赵景清给他们放了一日假休整,隔日再上工。

县城租的院子位于西林街,挨着西城墙,走出胡同便是西城门,很是方便。一进的小院子,三间厢房一个厨房及茅房,院里有水井,待收拾干净,赵景清三人从客栈搬入院子。

从小罗湾搬来,带的物件少,不少东西要重新添置,袁牧和林翠娥奔忙一日,才将所需东西备齐。

待一切收拾妥当,人手招足,梨水凼豆腐坊便要开工了。

因着是第一天,赵景清也只转了两家酒楼的货在这儿做,其余的仍由小罗湾送货。

招的人都是熟手,仅一天便熟悉赵氏豆腐坊做豆腐与别处不同的地方,很快上手。让小罗湾来送货的大柱传信,平衡两处作坊出货量,待到四月下旬,梨水凼这处已经能完成清河县所有货物的供应。

赵景清每日来作坊盯着,如今一切井然有序,悬在赵景清心口的担忧这才消散。

关胜四人是跑生意的好手,能说会道,加之豆腐坊为姜家名下的酒楼供货,声名大大提高,于他们跑生意的助力十分明显。四月还未结束,四人林林总总跑了十七家酒楼、食肆,每日需供货五百余框,其余豆制品百斤。

梨水凼豆腐坊忙得热火朝天,与小罗湾豆腐坊不相上下。

待到四月底,梨水凼豆腐坊已不需赵景清多操心。

进入五月,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早晚凉幽幽的,但白天已变得燥热,衣裳日渐穿得单薄。

林翠娥照顾得精细,赵景清有孕四个月,没怎么发胖,只脸颊圆润了一点,显得气色更佳。手脚仍是纤细,从他身后看,几乎看不出他是位孕夫,但从他正面看,已然显怀,不必压着衣裳,亦能看到微微隆起的腹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