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4(1 / 2)
得不可开交。
“大姐。”赵景清同袁月打了声招呼,便迫不及待进坊内,慢慢转悠两圈,见上工生产井井有条,一如从前,终于放下心来。
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袁牧歇息了会儿,便又架上马车朝乐明村去接袁老二,此时没了顾及,马车哒哒哒跑得飞快。
赵景清瞧着马车驶离扬起的尘土,摇头失笑。
同袁月闲话一会儿,又同许常英拉了会儿家常,赵景清提出要看账本,许常英便将一切准备好,拿给赵景清检查。
许常英坐在一旁,看赵景清垂眉敛目陈静检查账目,心里既欣慰又忐忑,前者是因这自小看大的孩子过得好,后者是因检查的是他的账。
二人静坐,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赵景清不时询问和许常英回答的声音。
外面响起马车的哒哒声,应当是袁牧回来了。
账目后面再看,赵景清收起账本,起身和许常英一道走出院门。
只见袁老二从马车上跳下来,面色难看,唇色惨白,走几步路脚下都是飘忽的。
赵景清不由担忧,“爹,你咋了?”不会是生病了吧?
袁老二瞧见他,挤出个笑来与他打招呼,而后扭头瞪向袁牧,控诉道:“这臭小子驾车飞快,五脏六腑都要给我颠出来了,我这把老骨头,我……”
袁牧笑道:“爹,你可不是老骨头,您正当年,老当益壮。”
袁老二:“……”
袁老二举起拳头,袁牧将马车里装菜的背篓端下来,拉着马车跑了。
“臭小子!”袁老二骂骂咧咧。
赵景清憋着笑,“爹,进屋坐着缓缓。”
袁老二颔首,提上背篓进院子。
中午,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吃顿饭,回来得急,没来得及准备,饭菜并算不得丰盛,但荤素俱全,亦是不错的。
吃过饭,众人聚在一起闲聊。
袁老二此时才知他们竟在清河县买了处两进的宅子,高兴的同时,又有些怅然,清河县一处房产,小罗湾一处房产,以后还会回乐明村吗?村里的房子又该怎么办?
他漫不经心提起,“村里房子还住吗?”
袁牧理所当然,“住啊,县里住腻了,就回村里住,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风景嘛。”
袁老二放下心,“袁牧,你叫种的豆子长得不错,开花挺多,应该能结不少果。”
“真的?”袁牧眼睛顿时亮了,“爹,你不愧是种地的好把式。”
袁老二笑着瞪他,“没大没小。”
“春大豆种得好,夏大豆咱们就多种一些,寻摸出经验来了,说不定咱们能自给自足。”袁牧展望未来,朝袁老二递了个眼神。
他们入了商籍,若是能自给自足,变作半农半商,便可至官府申请转至民籍。民籍,可以科举入仕途。景清肚子里的是男孩女孩或是哥儿,尚未可知,但可以早早做准备。
视线相对,袁老二领略到了,他这豆子是为未来孙孙种的,顿时心潮澎湃,干劲十足。袁老二望向赵景清的目光变得热烈许多,景清是个聪明孩子,孙孙一定要随景清,可不能跟袁牧似的,坐进学堂里,屁股下有针在扎,坐立难安,哪里还能读得进去书。
赵景清有所察觉,“爹?”
袁老二摆摆手说没事儿,独自琢磨着,越想越高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