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1 / 2)
的,坏事都做尽,但没想到他们还能为了一时意气,为了泄愤,就如此葬送同窗的一条人命。
是她讲这群半大的孩子想得太简单了,人家作恶也十分可怕。
要不是年年能查到这些,她怕是会永远蒙在鼓里。
【这些人真是可怕,果然青少年就是正处在一个破坏力极强,但是非观和道德约束还没健全的年纪,才会觉得让人挨一夜的冻会没事。杨春生的死,整个书院都十分震惊,但白桐书院以他自己夜间没有盖好被子受了凉,最后感染风寒去世为由,将事情掩盖了过去。书院的处理手法,也震惊了二哥,他感觉世界观受到了一些冲击。书院一直教他们要正直做人,要以圣人的古训约束自己的行为,结果书院出了人命,却连官都不报,就将事情草草了结。】
江遐年理解那种感觉,就像她当初读高中时,学校以食品安全为由,不准学生去校外就餐,只能在食堂吃饭,结果学校食堂吃出了蟑螂和老鼠头,被曝光后才知道,校领导层有通过食堂贪污的事一样,对单纯的学生们来说,是十分具有冲击力的事。
这令江遐年忍不住摇头:【我二哥真惨,本以为读的是天下第一学府,夫子们也是绝对的正人君子,结果遇到这种事,全都装聋作哑了。】
乔氏也很吃惊,白桐书院比云开书院成立更早,美名已经传扬上百年,竟然会做出这等掩盖学子性命案子的事?!
福京的权贵们,都爱将孩子往白桐书院送,就是因为它名声好啊,一部分家长是希望孩子能在书院中读好书,考上功名,另一部分家长则是希望书院能管好自己的孩子,教会一些是非,别惹出家里都不能兜底的大错就行。
遮掩人命案子,不仅仅是严重违背了师德和教书育人的目的,也是对兴国律法的蔑视吧?
这下子,乔氏好像有点明白,为何连自家老二,都会被人逼得跳崖了。恐怕是那孩子,得知了那样的事后,少年热血的他,想要揭发杨春生之死,但他也没想到,自己读书的书院那么可怕,会连他也一起铲除。
【我二哥大约是除了那几个纨绔以外,知晓实情的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二哥十分难以接受,很是颓丧了一段时间,导致他连年终的考校都没完成好,成绩滑铁卢了,不明情况的爹和祖父都训斥了二哥……哎呀,我二哥真的是好惨一男的!才十五六岁的年纪,就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压力,唉……不过,二哥平时和爹娘挺亲近的,不像那些叛逆小孩,和父母没什么交流沟通,他怎么没把这个事儿告诉爹娘和祖父呢?】
乔氏也觉得奇怪,就是啊,老二不是没有分寸的孩子,他知道什么事是他自己处理不来的,遇到那么大的事,怎么会没和家里说呢?要是侯府出面了,事情肯定能更好地解决。
【让我看看……】江遐年费了一番功夫,才翻到了缘由:【事情是这样的啊!如果我娘和姐姐在白马寺时不够警醒,也没运气好地遇上慧敏公主,那么大姐就被王行云那厮算计得手了,而安国公府在老夫人的帮助下,得到了我姐,投桃报李地就帮张知兴弄到了户部员外郎的官职。然后张知兴那老小子走马上任后,就开始盯着我祖父及祖父的人了,按照原来的走向,祖父和爹正全心应对官场的纠纷争斗,我娘又因为大舅消沉抑郁的事,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娘家和大姐身上,二哥不想给家里增添压力,所以才没说的……啧……二哥这理由,怎么那么耳熟呢?哦!好像大姐被王行云家暴后,没敢和家里说,也是这个原因!麻了,彻底麻了……】
乔氏不由得回想了一下,若没有年年这个万事都知晓的系统,没有年年的通风报信,事情还真会那般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