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6(2 / 2)

加入书签

说起云开书院的事,江寻年又拉着杨春生一起听听。

这让乔氏想起书院里刘知行这个人,忙问乔乐安他们几个,有没有和那人疏远一些。

江遐年听了亲娘的提醒,才想起去年在云开书院见到的那个书中大反派刘知行,立马竖起了耳朵。

乔乐安还想撒点谎,三舅乔康安倒是老实一些,道:“我们与他来往比从前少了一些,只是大家同在一个书院,又是年纪相近的同窗,想要完全断绝往来也难。”

乔氏正要再强调一下,江遐年已经翻起了系统:【三舅很诚实,虽然二舅和三舅也在尽力疏远刘知行,但刘知行哪里轻易舍得远离他们?毕竟两个舅舅家境好,又大方,特别是二舅舅,性情大度不计较,这样的冤大头哪里那么好找?所以刘知行才不会那么轻易放开舅舅他们呢!只是因为舅舅们的刻意疏远,刘知行还记恨上了,决定这次舅舅他们回去,就要教训舅舅们一番,已经悄悄联系了山匪,守在了舅舅们回书院的路上,要把舅舅们抢光光!】

乔氏悚然一惊,差点直接就要跟两个弟弟说出来了,幸好同样听到了的江寻年及时拉住了她的袖子。

乔氏才硬生生忍下,咕咚地咽了咽口水。

江寻年悄声道:“娘放心,我会提醒舅舅们的。”

乔氏点了点头,但心中哪里放心得下?

还想要委婉叮嘱几句,就听到小闺女还在继续:【咦惹!要是能把那个刘知行踢出书院就好了,那样舅舅们考上进士的几率就大多了。明年秋闱后,就是春闱了,他已经计划好了,要想办法引二舅他们出去玩,好分心呢!这次他回家过年,还特地去花街柳巷物色女子,想要用美色迷晕二舅的头,让他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这样就没法安心读书考会试了!啧!恶心!】

乔氏听得眉头大皱,江寻年和江巧年也十分地不悦,江寻年只听说过刘知行这个人,没想到这人阴险手段还蛮多。

对妹妹说的,将刘知行踢出书院的事,乔氏母子三人一下子就听进去了,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主意。

想到两个弟弟会在会考中连连失利,最后的结局都很凄惨,本来善良的乔氏,心肠也就硬了起来。谁害她的家人,她就要用更加厉害的手段去对付!

乔氏暗暗下定了决心。

【我看看他想什么办法对付我三舅……哈哈……因为我三舅一门心思只想读书,极少参加什么诗会和题诗活动之类的,导致刘知行觉得三舅很难搞。三舅就是个书痴,一门心思扎进书里后,就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了。不过我三舅读书是不错,可惜好像不太适合做官,他读书好像是更纯粹地在做学问。】江遐年也不大懂,毕竟古人读书和现代人读书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乔氏知道三弟爱书成痴,从他在大火中都要救出心爱的书可以看出来,不过年年的话给她提了个醒,读书出色的三弟,会试也常失利,是不是读书的方式不太对?

众人在长亭聊天许久后,时间很快过去,三舅看了看天色,道:“时间不早了,咱们得出发了,否则天黑前赶不上下一个落脚的地方了。”

江寻年闻言,抬头看了看亭外的天,又望了望路口,有些失落地应了好。

大家纷纷收拾起了东西,将许多东西重新规制装好。

正当他们解了马的缰绳,要上马背的时候,朝向福京方向的官道上,传来了一阵马蹄声,很快江玉成等人的身影出现在了路口。

江寻年眼中迸发出喜悦的光芒,立刻就迎了上去:“爹!”

江玉成很快勒马,干净利索地下了马后,迎接了儿子和身后的众人。

终于等到父亲亲自来相送,江寻年才算是了了一个心愿了。

双方只寒暄了一番,没有聊多久,去往书院的一行人,又很快告别,纷纷上马离开。

看着江寻年一行人的背影,消失在了路口,乔氏和江巧年等人就落下了泪来,几个舅妈也是如此。

江遐年也觉得心里十分难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