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9(1 / 2)

加入书签

忍不住翻白眼,就算是皇帝有什么了不起?这皇位还是祖传的呢,又不是他自己个儿打下来的。

慧敏公主和太子心中毫无波澜,甚至觉得小年年骂得又新奇又很准确,好骂多骂,爱听。

【皇后回宫后,皇帝第一时间就去了昭阳宫,这还是这么多年来,皇帝第一次那么着急主动地去见皇后。宫人们都被屏退在外,连皇帝的贴身太监陈永江也被赶了出来,然后皇帝皇后大吵了一架……等等!皇帝皇后吵架我能理解,两个人本就不是恩爱夫妻,但这次吵架的原因是什么?怎么不写出来呢?】江遐年发现系统的老毛病又犯了,重要的信息就是不给,就是说的云山雾罩的。

明明这里最重要的点就是皇帝皇后吵架的原因啊!

还皇帝第一次那么着急主动地去见皇后,肯定不是因为皇后出宫了他想媳妇了,而是别的原因,而且和皇后去见了临终的淮王有关。

【淮王是皇帝的亲叔爷,是血脉至亲,为什么他见了皇后而不是皇帝呢?皇帝肯定不是担心叔爷淮王如何,如果是因为淮王,他大可直接自己去淮王府……】

好不容易有点眉目,又被卡住了,但江遐年感觉这里面有一个十分关键的信息,只要知道了这个,很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了。

太子和慧敏公主也忍不住思索,皇后去淮王府发生了什么,才会让皇帝追着去了昭阳宫,还和皇后吵架呢?

【算了,这样凭脑袋想,就算想破头也想不出来的,先换个方向探索一下。】江遐年吸取了教训,不明白的事不一心去钻,换个方向说不定有新收获。

【淮王临终前,除了唯一的孙子昌运伯,最记挂的竟然是皇后,他们两有什么渊源吗?两人应该没有亲戚关系吧?十九年前,也就是靖国挥兵南下的时候,整个朝廷都在全心应对这件事时,六十多岁的淮王却不小心中毒了。当时的皇帝忙于朝政,朝廷上下也被牵制住了心神,作为闲散王爷的淮王中毒,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是当时还是皇子妃的皇后,主动揽下了照管淮王的事,还贡献出了她嫁妆中一枚压箱底的万能解毒丸,才让命悬一线的淮王活了下来,又多活了近二十年。不愧是我喜欢的漂亮皇后,人品没得话说!】

乔氏刚要无脑认同,突然想起这闺女第一次见七叔爷的时候也挺喜欢,结果吃瓜才知道背地里做了那么多坏事儿,立刻又打消了闺女眼光好的想法。

这件事比较久远了,那时候太子还没出生,慧敏公主倒是知道。

当时许多人还惊叹,皇后娘家真是大方,那样有钱有权也弄不到的解毒丸,竟然给皇后做了陪嫁,而皇后也就那样给淮王用了。不少人暗暗惋惜,淮王都六十多了,就算救回来了也没几年活头了,结果淮王又活了近二十年,倒是当初说淮王活不了多久的人,不少已经先走了。

【皇帝和皇后关系不睦,这件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皇帝也是在皇后用了那枚解毒丸以后,才知道的皇后有那样的至宝的,当时皇帝就生了很大一场气。皇帝一生气皇后有事没和他商量,擅自做主,没将他放在眼里;二生气觉得解毒丸不该用在淮王那个闲散王爷身上,而是应该作为重礼献给他的父皇,不仅可以为他夺取皇位增加筹码,如果他继承了皇位,那样的至宝还能回到他手里,一点都不亏。好家伙!没想到皇帝还是个鸡贼男!连民间都唾弃占媳妇嫁妆的,他堂堂一个皇帝竟然惦记媳妇的嫁妆!难怪我总感觉这个皇帝不够大气,不够有格局,他这些想法和做法,和一般小老百姓有什么区别?呵……真不要脸,皇后活该为他的皇位贡献一切,然后他做了皇帝就可以把贤妃那样的女人纳入后宫呗?美不死他!】

在对皇帝的看法上,太子从来没有和别人产生过如此强烈的共鸣过。

因为他爹是皇帝,所以别人都不敢说任何贬损的话,可太子一直不满皇帝处理夫妻关系的方式,仿佛无论他母后做什么,皇帝都不会满意,都会生气。

可是同样的事换到别人身上,譬如贤妃,皇帝就没有感觉,甚至会高兴。

太子想过其中的缘由,发现贤妃确实是比自家母后会曲意逢迎多了,但事情也没有那么简单,后宫中比贤妃更会曲意逢迎的人多的是,皇帝依旧最宠爱贤妃,只因他心中认定贤妃是好的,而其他人不如贤妃好,皇后更是个坏的。

皇帝的此种做法,让太子这个做儿子的也寒心,更何况是真正被针对的母后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