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9(2 / 2)

加入书签

江玉成没想到,这么一个事,会让自家二弟感动成这样,在他看来,这是最合理的安排。

他将茶水递到江玉群面前,道:“爹是他亲祖父,我是他亲大伯,有好事不惦记他,能惦记谁呢?他们这一辈中,年纪和身手最合适的,也就只有他了,要说也是振裕运气好吧。”

老大江祁年守在雄关,非召不能离开,与江振裕同龄的老二江寻年,选了走文举的路子,也不会和他抢,老三就更别说了。

江玉群情绪微微平复了一些,他刚刚有些激动,只是触发了往日总觉得亲爹偏心大哥、大哥老和他抢的执念,事实和他以往的认知完全相反的感觉,让他情绪有些复杂。

“而且……”江玉成喝了一口茶水,才继续道:“你也知道,在剿匪一事上,皇帝对太子殿下限制颇多,在银钱上,有咱们爹,倒是不担心,但工部那些家伙,得了皇帝的暗示,故意拖延工期,不能给太子殿下提供足够多的刀枪矛等武器,试图掣肘太子殿下的剿匪之事。”

江玉群早就知道这事儿,但还是气得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工部那些蠹虫!在这等关系到百姓安危、社稷基石的事儿上,怎可如此小气行事!”

制造武器的事,只有工部能做,其他任何人,任何机构,制作甲胄、兵器等,一经发现便是谋反大罪,抄家夷族没得商量,要是过分点的,直接九族消消乐了。

所以武器只能靠工部给,工部卡脖子,也只能认了。

江玉成让弟弟消消火气,道:“所以,这也是咱们的一个机会。之前我和爹还愁,怎么将炸&药这等东西,合理又能顺其自然地展现其威力地拿出来,这不,太子缺了工部造的武器,就是难得的良机啊!”

江玉群一听,顿时转怒为喜,竖起了大拇指:“难怪爹有事爱找大哥你商量,大哥你脑子确实转得快。只是这么一来,岂不是让振裕得了不小的功劳去?”

江玉群有点担心自己儿子抢了大哥的功劳,也担心功劳太大了,自己儿子太年轻,承受不住。

江玉成气定神闲道:“振裕是有献计之功,但督造之功还是爹和我的,这个不必担心。”

江玉群一想,觉得也是,威力那么大的东西,说是江振裕那毛头小子做出来的,外人也不得信,唯有掌握了制作方法的爹和大哥,才是紧要的。

这么说来,他儿子确实是此次最合适的人选,会用那玩意儿的人可不多,毕竟不了解的人,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给炸没了,就像当初和老夫人一起偷炸药的那些人一样。

“而且此事,我们也没有欠太子殿下什么人情,你不用担心咱们府为振裕又给了什么好处出去。回去后,你选两个信任的人跟着振裕,教他一些应付一些紧急情况的法子,就行了,莫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江玉成叮嘱道。

江玉群忙颔首应道:“我知道的,大哥,我都听你的。”

有那等神兵利器傍身,江玉群是一点都不担心儿子的安危了,反而开始担心他出门在外,没了自己和长辈们的约束,变成脱缰的野马,想咋玩就咋玩。

于是回去之后,他只强调,一定要听从太子殿下的命令行事,不可擅作主张。

听得江振裕犹如被唐僧念了经的孙悟空,只觉得晕头转向脑袋疼,想求求亲爹别念了。

二月,寒冬初解,太子便带着人马出发了。

在这前后不远的时间里,兴国各地也开始了三年一度的科举周期。这第一场,便是各县进行的童生考试。

江遐年从系统中看到,二哥江寻年这场考试颇为顺利,和他一起下场考试的徐庭珂,还有几个表兄弟等人,也都十分顺利。

借着小闺女的便利,了解到儿子和侄儿几个情况的乔氏与江玉成,心中也安稳了许多。

果然三月初,就接到了来信,说他们全都过了童生考试。

江寻年知道他爹娘也记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